3)第四章 迷失路途_天机勿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掏了一个简单地洞,然后自己钻了进去。又在斜上方拍了堵雪墙,算是把自己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了!

  因为偷懒,造地这东西实在不咋地,只挡风寒。却不太保暖,空间还小。为了保持体温,我抱着膝盖坐在里面,手臂穿过膝弯。两手藏在袖子里,身体弯曲,脸贴在大腿上,整个人蜷缩成一团----这个动作不算高难,只要肚皮上不长赘肉,一般都不难做到。

  要是孙威看到现在地我,一定会犯职业病,扑上来给我做个超产检啥的。因为我现在地姿势,其实是源自人之初地第一个动作----在母亲子宫中的胎儿,一般以类似这个蜷缩着自我保护的姿势掠夺母体营养,然后发育身体,逐步变成为有意识的、对感觉有反应地人。

  想到胎儿,又想起一件事:在《天机不泄录》里曾经介绍一种源自道家的功法----胎息!

  所谓胎息,又称“脐呼吸”、“丹田呼吸”,是指象婴儿在孕胎之中一样,不用口鼻呼吸,而用脐呼吸。在我国很多医、道典籍之中都有记载。翻译成现代的语言来说,实际上是指通过意念诱导的一种高度柔和地腹式呼吸方法,在《抱朴子》、《脉望》、《云笈七签》等古籍中,对于胎息的描述和行功方法基本相同。

  中国道家功法中有守一、吐纳、导引、行气、存神、坐忘、心斋、还精、辟谷、踵息、胎息、内丹、太极、八卦等等,其中守一、导引、胎息、存神、内丹最有代表性。此中所述之“胎息”。即胎息功。也有的门派称之为胎息法,是指练气功时呼吸有如婴儿在母胎中。不用口鼻而以下丹田行内呼吸的高深境界,是道门中最主要的行功方法之一。

  简单说,胎息功属于道家密宗,是极缓慢而深沉的呼吸方法,其实人类本身就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只可惜在母胎时才具有,一旦出世后,这种先天的功能就开始在体内潜伏,要靠后天地艰苦锻炼才能重新得到。习练时要求意守下丹田,吸气时意想气灌入丹田,稍作停留,再意想气自丹田释放出。呼吸要绵细、缓慢、均匀,意守要在若有若无之间。据说胎息功如有成就,可以辟谷吸风、服气餐霞,中国传说中很多的道家修仙,都是从这一步开始踏上金光大道的。

  与胎息功类似的,还有一种龟息功,后者在很多一二三流武侠里被描述的非常神奇,被称为龟息**。其实,就根本功法而言,胎息和龟息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调吸的方式,但二者却有着高下之别。顾名思义,龟息是模仿乌龟的呼吸方式的,调气方法比较粗糙,而胎息功据说是在龟息功里演化而来,在汉代才形成自己系统的功法知识。

  在修炼方法上比较,胎息的功夫技术含量非常高,一般得有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