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一章 贝叶斯主义_异数定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握一个现象之中的全部条件。

  而就算是做统计,“全面调查”的情形其实也很少很少。

  科学家最常面对的,其实是“取样调查的结果”。

  也就是“面对一个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球的袋子,随机取出的那些球”。

  贝叶斯概率对于世界有着难以想象的深刻影响。

  与贝叶斯相对的概率论,被称为“频率学派”。

  频率学派更接近大众直观认知下的“概率”。

  频率学派认为抽样是无限的。

  在无限次抽样当中,对于决策的规则可以很精确,而在一个规则之下进行无限的抽样之后,最后得到的结果,就会无限接近真实的“概率”。

  就好像“硬币只要无限制的弹下去,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次数一定会无限接近1:1”。

  这就非常接近一个人的天然的直觉了。

  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之间的差异,可以简单归结为“认为概率是‘某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还是“认为概率是‘对某事件可能发生的相信程度’”。

  贝叶斯概率存在一个先验的模型,然后根据数据不断修正这个先验,使之贴近现实。

  而频率概率则是先创造许多无效的模型,然后根据参数决定哪一个模型更加贴合现实。

  科学家一般会讨厌“先验”的东西。

  一般来说,如果两个模型差不多的严谨,而一个模型对“先验”的要求更高、另一个则更低,那么更低的那个应该就是“更好的”。

  超弦这玩意,就因为先验的要求了太多的东西,所以可信度自然是要下调的。

  但对于贝叶斯概率……学者们的态度就拿捏不定了。

  没有人喜欢所谓的“先验”。

  但贝叶斯也确实是很接近人类的认知状况——人类不可能把握太多的东西。

  贝叶斯先生将一个主观的概念引入了数学之中。

  当时的数学家,没有人认可他。

  而事情的逆转,则到了计算机的发明。

  庞大数据的处理,让贝叶斯学派突然爆发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学界都保持着一种“我嘴上认同频率学派,但手上还是很诚实的用贝叶斯学派的方法”的状况。

  甚至,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还不是概率论的全部。

  古典学派、似然学派虽然影响力稍小,但也确实存在。

  这也是圣逐并不认为神灵们那个“太阳系内概率论失效”的结论正确的原因——人类尚且知道好几种不同的概率,圣逐漫长的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与发现更多。

  而神灵不过是学习了一点点人类的数学,就敢下结论了——这何其可笑呢?

  概率或许在平凡宇宙也同样不存在,存在的就只有“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圣逐至今没有对奇迹宇宙达成任何官方定义。

  学界长期使用贝叶斯学派的工具,也受到贝叶斯概率思想的影响。

  一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