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一章 贝叶斯主义_异数定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到二十一世纪,一场科学范式的革命也确实悄然发生着。

  然后就被奇迹宇宙的降临截断。

  不过,在那个时期之间,贝叶斯学派的思想已经广为流传。

  而贝叶斯主义,也是如今魔法的核心理论之一。

  不愿意深究魔法本质的法师对此闭口不谈,而为之痴迷的法师则将之视作自己的信条。

  当然,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理论的认知。

  通常情况下,科学的发展大多是遵循“这个模型解决了问题”——“发现这个模型解决不了的问题”——“换一个可以解决的模型”这样的。

  而以贝叶斯主义来看,这实际上是“新的经验对模型产生影响”的过程。

  一个全新的理论,必然可以与经验相印证,而不必被经验证伪——换句话说,一个全新的模型,必然是更够包含过去的所有理论,并且解决新的问题的。

  一个证伪的实验,会降低一个理论的可信度。

  而一个证明的实验,则会增加理论的可信度。

  在这个逻辑下,“命题”不再像是“黑天鹅”那样,可以用一个例子全盘否定,只存在“是或否”,而是存在一个“可信度”。

  “以太说”破产,降低了牛顿力学的可信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牛顿力学就是错的。

  所有支持牛顿力学的证据,都可以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成立。

  而狭义相对论则有比牛顿力学更多的支持。

  所以狭义相对论的可信度比牛顿力学更高。

  之后的广义相对论,则拥有狭义相对论更多的证据,更少的先验。

  而用这个逻辑来分析“夏吾是主角”这一点……“啊,好吧,完全没有头绪。”

  米氢琳叹息。

  确实,目前已经存在无数的证据证明,“夏吾真的是一个故事的主角”。

  但是这些证据也可以指向一个同等的结论——“‘我是主角’的信念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概率魔法”。

  两者可信度其实是一样的。

  所有能够支持“夏吾真的是主角”的证据,都可以用来支持“‘主角属性’这个概率魔法真实存在”。

  两者具有完全一样的可信度。

  如果完全依照平凡宇宙的逻辑【暂且忽略“只有平凡宇宙的话为什么会存在魔法”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应该请出“奥卡姆剃刀”了。

  “夏吾是一个主角”的理论,涉及了一个更高维度,至少需要添加一个“作者”,以及支撑这个“作者”存在的“社会”。

  这个理论的冗余更多了。

  当然,除开一个特殊个体之外,所有能够看到旁白的智慧生物都明白,他们作为“读者”并不属于熟“冗余”。

  而奇迹宇宙就莫名其妙的遵循“这样的”逻辑。

  可问题就在这里。

  两个假设的可信度,始终都是“等价的”。

  而夏吾所纠结的问题,其实也是这样。

  任何一个支持“夏吾有自由意志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