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陪酒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鲸油灯,听说近几年,京中流行一种‘烧刀子’酒,也是你所研制?”

  “啊,是有这么回事。”

  苏大为大脑急速运转。

  本来他入宫,是想提及李义府的事。

  却没想,还没找到机会开口,李治便接二连三的发招。

  李治现在提起酒的事,是何意?

  关于酒,大唐有一个“榷酤之制”,指的是政府对酒实行专卖制度。

  由朝廷,具体来说,是天子手下官署垄断酿酒技术。

  不仅设立一个专门管理酿酒的部门“良坛署”,而且还有专门的门店来卖酒。

  盖因为,酒在唐时,也属暴利行业。

  唐人获酒,有三个渠道。

  第一种渠道就是购买官酒,也就是良坛署所制。

  但这种酒,其实口感并不太好。

  最好的酒和酿酒师,各家都需要献给皇帝。

  这种好酒的产量有限,一来全手工制作,二来皇帝和后妃的饮用,赏赐有功的官员臣子。

  还有国家祭祀。

  基本就全消耗掉了。

  第二种获酒的渠道是私人作坊酿酒,这种坊的格局往往都是前店后作坊。

  也就是后世影视剧里常出现的酒楼、酒店、酒肆。

  苏大为的“烧刀子”酒,也是用的这种模式。

  在长安大受欢迎。

  而且他手下工坊所制之酒,通过商贸远销草原和辽东。

  可谓日进斗金。

  当初跟着苏大为投入制酒的几家,如李客师和安家,都是赚得盆满钵满。

  别看这种小酒坊在长安如蚂蚁铺般,开得倒处都是,竟引无数文人骚客为其折腰。

  比如后来的诗仙李白,就是这些店铺的常客。

  第三个渠道,便是家庭自酿酒。

  按唐人心目中的排名,官营垄断的酒,口感最差,其次就是酒肆,因为要量产,只能说比官酒要强点。

  最好的,当属家庭自酿酒。

  不会偷工减料,舍得用粮食,也不存在掺水问题。

  当然,苏大为改良的制酒工艺,烧刀子的酒精烈度和口感,已经完全打败了所谓自酿酒,在大唐权力辐射之处,都赢得极大的口碑。

  和鲸油灯一样,成为大唐向外贸易的名片之一。

  这些念头,在苏大为脑中一闪而过。

  他立时刻起来,叉手行礼道:“是阿弥疏忽了,待我回去,就把制酒的法子整理一下,交到宫里,若有需要,我家中也有熟练的制酒匠人。”

  “咳,阿弥坐下,坐下说话,你这说到哪里了,传到外面,岂不是让外人以为朕贪图你制酒法,不好。”

  “陛下说的是,不过这并不是臣子对陛下,而是阿弥对陛下的敬爱,就如这逍遥椅。”

  苏大为七情上面,一脸诚恳的道:“若非陛下不弃,给臣施展的机会,哪有臣的今天,臣但凡有尺寸之功,皆陛下所赐,有什么便给之事,也应该想着陛下。

  这几年在外征战,竟忘了将‘烧刀子’交给阿姊,这是我的疏忽。”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