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一章 陪酒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番话,说得虽不如朝中那些老狐狸圆滑,但意思也到了。

  明明是天子想要此物,但却不能让天下人,觉得天子在与臣争利。

  像苏大为,就得递梯子上去,让李治满意。

  这便是为臣之道。

  李治笑眯眯的点头:“媚娘当初有你这么个兄弟,朕初时还觉得疑惑,现在越来越觉得,媚娘有眼光。”

  “陛下这么说,更让臣汗颜了,当初在寺中,臣莽撞,多有失礼处……”

  李治挥了挥手:“谁还没有年轻的时候,一会陪朕多喝几杯,这事不许再提。”

  “谢陛下。”

  苏大为暗自擦了擦汗。

  终于,终于把这话给说开了。

  这么些年,虽然李治没有计较,但苏大为自己岂能不知。

  当初在救李治时,他的态度有多莽。

  完全没把当时的李治放在眼里。

  虽然那时长孙无忌当朝,天下人都以为李治懦弱。

  此后苏大为在李治面前战战兢兢,多少也因为此。

  今天总算是趁李治心情不错,借着献酒的事,把这事暗中说开了。

  “对了陛下,怎么不见阿姊?”

  “媚娘在太子那边。”

  李治一句话带过。

  苏大为看了看气氛,感觉现在不适合马上切入到李义府的事。

  酒菜陆续上桌。

  酒是烧刀子。

  菜则是琳琅满目。

  苏大为粗粗一看,竟有数种鱼。

  据说李治爱吃鱼,这桌上,有一道蒸鲈鱼,还有一道鱼脍。

  至于别的,苏大为则是不认识。

  李治似是看出苏大为的窘迫,提起金箸指着那道鱼脍道:“此乃金盘脍鲤鱼。”

  苏大为顿时有点懵。

  唐诗中,将鲤鱼称为“点额鱼”,典故来自《太平御览.鳞介部.卷八》:“鱼鲔,鲤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据说此鱼极有药用价值,但好像朝廷禁止民间私自捕杀。

  不过苏大为很快想起来,禁止捕鲤,说鲤与“李”谐音,那要到玄宗朝。

  现在自无此禁忌。

  鲤乃唐人餐桌上美味之一。

  白居易的《舟行》里就说:“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王维在《洛阳女儿行》写道:“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苏大为看看眼前的满桌鱼宴,再看看满面红光,面带喜气的李治,心里忍不住碎碎念:鱼虽好,但陛下不能贪杯啊。

  中医里据说许多鱼是有“发性”,不可随便轻吃。

  比如鲤鱼,就是大发之物。

  这个有没有道理不知道,但至少民间一直这么传。

  如后来的孟浩然,《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开元末,病疽背卒。

  据说就是病几乎好了,但在朋友聚会时,忍不住多吃了点鱼,回来后便背疽发作而死。

  像李治这身体,一看就是三高人群,吃大鱼大肉,真的是在作死路上疯狂摩擦吧。

  不过这些也只能在苏大为心里一闪而过。

  他是没有头铁到就饮食问题,和李治争一争长短。

  食不知味的陪着李治喝了几杯,苏大为颇有些如坐针毡之感。

  他心里有事,自然坐不安稳。

  但看李治兴致正浓,又不好这时候开口坏了李治的兴致。

  左等右等,好不容易等李治吃得差不多,开始撤宴上茶。

  苏大为心里做了一番建设,正要开口把话题往李义府身上引,就在这时,忽见一名宫女匆匆跑上殿,被王伏胜拦住问了几句后,王伏胜面色亦是一变。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