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曹禺日出【简析曹禺《日出》中的象征】_儿与娘初试云雨情之瓜棚【瓜棚奇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以奉有余”的这种“人之道”的剧本。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在前面引的那八段引文,就是说明这个道理:‘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必定毁灭,而新天新地是一定会出现的’”。作者把自己亲眼所见的旧社会的罪恶写在这个剧本中,怀着“时日曷丧,予及偕亡”的极端愤慨的心情,对吃人的社会进行有力的鞭挞。

  艺术创作的规律不允许空洞的说教,而象征不是说理,它总是同形象相联系的。象征能把抽象观念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亲切的形象,因而使思想得到艺术的装扮,变得易为人们所接受。易卜生选择象征是因为他从未忘记,剧作家不应该简单的说理,而应该用形象影响人。他运用象征,是说明他企图用富有诗意的形象,去阐明某种思想和哲理,但他的缺点是有时把象征手法变成象征主义,弄得含混不清,不可捉摸.有些像某种密码,不加破译很难了解其真实的内容。曹禺则不同,他的象征一般是寓意明确的,如铁镣象征压迫,寿木象征死亡,不大可能引起歧义。象征过于隐晦或仅仅变成一种借喻或比喻都不好,它应当由甲自然联想到乙,并尽量把甲乙重合成一体,造成一种既含蓄又确切的意象,既让读者发挥应有的想象力,又不至于如坠云里雾中无所适从。曹禺在选择象征物时,就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如《日出》的结尾,黑暗终于过去,伴着夯歌,朝日冉冉升起,满天的大红,一派壮丽的日出景象,谁又能说是不真实的呢,但它确实是象征。作家把象征熔铸到真实生活的描述里,几乎意识不到是象征,或者说象征抑制了作家直白的说教,使作品的意念藏而不露,更为内在隽永了,这正是作家的成功之处。

  二、曹禺选择象征的缘由探

  曹禺在很多作品中运用大量的象征,一方面,是有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在那到处都有“枭鸟”眼睛的时代,他采取象征有着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例如在《日出》里面,历史舞台上互相冲突的两种主要的力量并没有登场,代表可怕的黑暗势力的金八,作者故意叫他不露面,至于那些劳作的人们,那拥有光明和生机的,只好忍痛将他们硬塞在背后,当作陪衬。考虑到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象征的艺术成为曹禺一种战斗的艺术手段,这正像鲁迅先生不得已而使用杂文手法一样。但除了有政治上的不便说的一面外,另一方面,运用象征主要也是为了追求作品的形象性和诗意。他作品中的象征同现实生活内容密切联系在一起,是在大量的现实主义描写中加进一部分象征意义的形象。例如,“日出”这个形象,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必要来临,这是自然规律。象征不过把作家所要表现的观念深化和具象化了,从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