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5章 向南发展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会制造火器的工匠回来。

  不过在看看远处的大海,还有那让人心生恐惧的路程,他觉得这想法有些天真了。

  正儿八经的人,谁愿意不远万里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啊。

  再说大明朝是工匠很多,但对于火器工匠看管很严格。

  想要安全的带到这边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伟人留下的至理名言。

  看来他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才行。

  中原村现在是不到三千人,争取一个月内规模达到一万人。

  炎帝村那边是四千多人,争取也是一个月规模达到一万人。

  在兀烈河中游建立一座村庄,村庄规模至少要到三千人。

  至于北部规划的华夏镇和五个村子,人数起码要到五万。

  任重而道远啊,光食物就是个大问题,还有各项的配套。

  想想郑毅都觉得有些头大,一片荒岛想发展太难了。

  七十万人的目标,到现在还没看到十分之一。

  苦夷岛最大,奈何发展起步实在太慢。

  空有整座岛的巨量资源也没有用。

  如果开春之后开垦出土地。

  或许就能更有底气一些了。

  对于波罗河以及苦夷岛南部,郑毅心中更加的热切了。

  出发去炎帝村,带着几十名骑兵,穿过峡谷半天多的时间就能到。

  这条峡谷如今十分的热闹,到处都是互相运输的车辆。

  中原村的海鲜、煤铁矿石运到炎帝村那边去,炎帝村的淡水鱼类、皮毛、肉食运到这边来。

  几乎每年都有驯鹿拉着车来来回回,让这条线路变的极为繁华,中间甚至还出现了休息的木屋。

  村里的一些老人驻守在峡谷中,每日烧开水、做好饭,等待着来往的运输队到来。

  郑毅到了山谷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温度明显高了很多,不过天气有点不太好。

  灰蒙蒙、阴沉沉的,看起来就像憋着一场大雪,将要下来一样。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