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三章 开门大吉_辽东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恪手里拿着一摞卷宗,草草翻了翻,推到毛一鹭的面前。

  “毛中丞,我朝商税低得令人发指,朝廷每年能拿到的不过几十万两,几乎不征税,可是商人,尤其是小商人,他们过得可好?”

  毛一鹭不是傻瓜,要是过得好就没人闹事了。

  “国公爷,地方盘剥克扣,胥吏上下其手,只要有点权力,就能从老百姓身上挖一块肉下来。再加上苛捐杂税,负担一点不轻。”

  “没错!”张恪沉着脸说道:“一个杂货铺子,一年卖出三百两,可获利五十两银子,足够一个三口之家舒舒服服过日子,甚至供养孩子读书也没有问题。可是呢,从县丞,典吏,到三班六房,还有里长巡检司,层层都要打点,送去干股,孝敬银子。每年利润的七成都落到这帮人手里,至于商户,能赚的不过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放在北方或许还能维持一家的生计,可是在江南只怕一年之中,要有大半年喝稀的,赶上家里头有人生病,只能举债度日。

  “毛中丞,胥吏盘剥无度,把本该属于朝廷的税收都给拿走了,眼看着民力凋敝,朝廷困顿,是在该死!”

  毛一鹭默默无声,他本来担心张恪会直接抢夺,用暴力逼税,如此一来江南:就彻底乱套了。

  可是真正开征之后,毛一鹭才傻了眼,欲取之必先予之,张恪竟然先从官府下手,把胥吏占有的干股份子钱全都清理出来,交还中小商户。对一些经营困难的,张恪还特准只报税而不征收,宽限三年,让大家休养生息,从胥吏的压榨之中缓口气。

  这手实在是太厉害了。粗略一算,除了那些不法商铺,普通百姓非但没有增加负担,还减轻了。

  听起来就像天下奇闻,可是偏偏就在张恪手里做到了!

  不过毛一鹭却丝毫没有欢喜,脸上仿佛吃了一辈子苦瓜,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国公爷,下官以为,以为,您还是收手吧!”

  “绝对!”张恪冷笑道:“百姓得利。朝廷开辟财源,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要收手,没有道理吗?”

  “唉,国公爷,您就别跟卑职装糊涂了,您的办法是好,可是把胥吏全都得罪了。他们贪婪,粗鄙。缺德带冒烟,可是您老别忘了,衙门的公事还要他们来办。这些天就有一大帮人找到了下官府邸,他们都说再这么下去。就告老回家了。下官都快成了光杆巡抚了!”

  毛一鹭哭诉道:“下官说几句不在行的话,从国初太祖爷立下的规矩,轻徭薄赋,一个县只有县令。县城,主簿三个正儿八经的官,可是偌大一个县。不是三个人能管的,所以有了三班六房,在三班六房之外,还有大量的师爷帮办,这些人总要吃喝吧,朝廷不给俸禄,就只能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入股店pù,赚点外快,这也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