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3章 胡惟庸的金台阶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胡惟庸的金台阶

  马皇后大怒:“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本宫一向视诸位为国之栋梁,从未将你们视作乞丐!”

  说完马皇后命令宫人将水和食物留在了奉天门外,随后回宫。身为一国之母,她绝不会跟臣子们站到一起跪谏皇帝。

  马皇后走后,胡惟庸睁开双眼。他心道:火候差不多了。是时候给圣上和群臣递一条金台阶下了。也只有我这样聪明的人能够送出一条双方都能接受的金台阶。

  胡惟庸起身,对常歌说:“常千户,请帮忙进宫禀奏圣上,就说参知政事胡惟庸求见。”

  杨宪冷笑一声:“软骨头就是软骨头。这么快就做了叛徒。”

  文臣武将们纷纷向胡惟庸投来鄙夷的目光。

  胡惟庸根本没搭理杨宪,他转头对徐达说道:“徐丞相,请你相信我进宫绝不是想做逢君之恶的奸臣。我有办法让圣上收回成命。”

  徐达看了看胡惟庸。一天一夜滴水未进,饶是他这样钢筋铁骨的汉子也已经没有力气再开口说话。

  乾清宫。洪武帝故作镇定,像往常一样批阅着奏折。实际上他的内心慌得很。真要是跪死十个八个大臣,千秋史册对他的评价一定是不纳忠言的暴君。为了皇帝的尊严,他又不能向群臣低头。洪武帝心中暗道:跟臣子们打仗,比跟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还要难打。

  常歌入宫:“拜见圣上。”

  洪武帝眉头紧锁:“谁死了?”

  常歌道:“禀圣上,谁也没死。参知政事胡惟庸请求觐见。”

  洪武帝思忖片刻:“让他进宫来见朕。”

  不多时,常歌领着胡惟庸进得乾清宫。

  洪武帝开门见山:“你要是来劝谏朕,让朕收回分封藩王的旨意,最好别开口。接着回奉天门外跪着去吧。”

  胡惟庸却道:“圣上,臣赞同您分封藩王。”

  洪武帝眼前一亮:“哦?”

  胡惟庸又道:“不过奉天门外情势危急,群臣上下一心。臣希望圣上能变一变分封藩王的章程。易经有云,变则通,通则久。有些事只要变一变,就能让意见对立的双方达成妥协。”

  洪武帝问:“你说说,怎么变?”

  胡惟庸朗声道:“圣上,群臣反对分封藩王。无非是怕出现汉时的七王之乱。如按原旨,哦,譬如说燕王朱棣吧。他成年后到北平就藩,北平三府十七县的税收全归他一人之手,北平驻扎的六万边军也全都归他一人指挥。确实容易酿成藩王割据一方的局面。臣建议修改两点。其一,诸王就藩后,地方税收归地方官府,不入藩王私库。朝廷在当地赐予藩王一定数量的王田。且户部与宗人府每年给予藩王五万石的岁禄。这样就能保证藩王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自大明开国以来,臣子岁禄最高者是李善长,也不过四千石而已。胡惟庸提出的五万石藩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