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罗贯中_锦衣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六岁的罗贯中出得应天城。天空中飘起了白雪。罗贯中诗意大发,正要即兴作诗一首,却见远处有一人骑在马上向他拱手。

  马上之人,正是常歌。

  常歌拱手道:“罗先生,在下都尉府千户常歌,在此恭候多时了。”

  罗贯中有些不知所措:“原来是常千户,失敬失敬。敢问你找在下有何事?”

  常歌回答道:“圣上颇为挂念施先生,让我随罗先生去兴华探望他。”

  罗贯中没有多想:“啊!那就请常千户与我同行,去兴华见老师。”

  二人打马并排而行。常歌问道:“施先生在写水浒,不知罗先生在写什么书?”

  罗贯中答道:“我正在筹划写一本三国的书。”

  常歌道:“三国?罗先生是要给诸葛亮著书立传?”

  罗贯中哈哈大笑:“常千户,三国英雄辈出,绝不止一个诸葛亮而已!刘备、曹操、孙权三皇,威震华夏关云长、长坂坡七进七出赵子龙、当阳桥横目嗔矛张翼德、老骥伏枥黄汉升、所向披靡锦马超。还有魏国五子良将、吴国四大都督......哪一个英雄的丰功伟业都能拎出来单写一部书。我要写的那本书,是一本囊括了三国所有英雄的大书。从十常侍为祸写起,一直写到三家归晋。”

  常歌颇为敬佩的说道:“先生大才!不知这部书您打算写多久?”

  罗贯中道:“这部书我打算写二十年。”

  常歌咋舌:“二十年?”

  罗贯中道:“是啊,写一部书并不是一拍脑门或一时兴起就能一蹴而就的。要搜集正史、野史再加以笔墨渲染。每一个书中之人都要有血有肉,有骨有灵。要让读书的人翻开扉页,一个个历史人物就浮现于他们眼前。”

  常歌道:“我虽识字,在您这样的大学问家面前却是个粗人。若不是与您相识,我真不知道写书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罗贯中叹道:“唉,写书也是个力气活。就说我老师吧,花了八年时间写成了《水浒》的前一百回。每日伏案六个时辰以上,走路、吃饭、如厕甚至睡觉都在琢磨书中的故事。累出了一身的病!女人生孩子要十月怀胎,受尽苦难。文人写一部书同样要历经艰辛!”

  常歌连忙重复了一变昨夜常四对他说的话:“明白了罗先生,您的意思是书就像是文人的亲骨肉一般。”

  罗贯中微微点头:“常千户的比喻贴切的很。你想想,我的老师这八年时间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写《水浒》。这部书可不就像是他的亲生儿子一般么?别看呈给圣上的半部成书只有五十万字,我的老师却整整七易其稿,八年间他亲手烧掉的废稿何止两百万字?”

  常歌咋舌:“两百万字?纸张堆起来不得有一座小山?”

  罗贯中笑道:“是啊,古人云著作等身。其实真正要写一部流传千古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