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五十五章 意义重大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ML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吨,推重比更是接近6,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腾飞集团十余年航空发动机方面的集大成者。

  其意义之大,可不单单是展现了腾飞集团超强的航空发动机技术研发能力,更重要是的WD—52ML涡扇发动机将会成为未来十年内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基础。

  因为基于WD—52ML涡扇发动机内的压气机、燃烧室和高压涡轮衍生而来的核心机,完全满足腾飞集团对第二代核心机的初步要求,稍加改进和完善便可成为腾飞集团未来诸多航空发动机型号的主力核心机。

  就算不谈核心机对未来的重要作用,但就WD—52ML涡扇发动机本身而言,对腾飞集团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

  因为随着WD—52ML涡扇发动机的成功,腾飞集团的海东青计划便可继续推进,届时50座和70座的支线客机不但可以顺利落地不说,超豪华的远程公务机同样可以毫无阻碍的上马。

  除了支线客机外,对腾飞集团教练机的影响同样巨大。

  要知道WD—52ML涡扇发动机可以很轻松的改成一款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腾飞集团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测试,小涵道比版本的WD—52ML涡扇发动机,正常推力将会下降到吨,不过却增加了一段加力燃烧室,而开加力时发动机的推力则会达到吨。

  这个指标已经超过歼教7MAX目前所使用的涡喷—13发动机。

  一款优于涡喷—13的涡扇发动机,这可不仅仅是解决了腾飞集团歼教7MAX的问题,对整个国内来说都是极具颠覆意义的存在,要知道国内装备涡喷—13以及上一代涡喷—7发动机的飞机可不少,歼七就不用说了,目前国内空战主力的歼八Ⅱ所使用的就是涡喷—13发动机。

  早几年到是像换装推力更大的涡喷—14,但该发动机可靠性不高,飞到天上很容易莫名其妙的喷零件儿,无奈之下只能换回涡喷—13。

  如今一款优于涡喷—13的WD—52ML涡扇发动机小涵道比版本面世,其前进之广阔简直不言而喻。

  之所以没有立刻推出,替换涡喷—13,占领国内军机的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是因为尺寸的问题,毕竟WD—52ML涡扇发动机大涵道比直径不过米左右,小涵道比直径还不到米。

  而歼七、歼八的发动机舱早就被涡喷7或涡喷13一米左右的直径给定死了。

  想让歼七、歼八适应WD—52ML涡扇发动机显然不现实,那等于是重新造两款飞机了,只能是WD—52ML涡扇发动机去适应国内现役的作战飞机。

  所以必须增加尺寸,而航空发动机各项指标可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增加尺寸看似简单,但在航空发动机上却意味着进气量的增加,压缩比的增大,燃烧更猛烈,涡轮前温度会进一步提高。

  由此带来的就是性能进一步的提升。

  为此腾飞集团计算过,不做其他调整,就以WD—52ML涡扇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为基础衍生出一款1050mm直径,5684mm长度,净重为吨的小涵道比涡扇航空发动机,正常推力将提高到吨,加力推力将达到吨,推重达到7。

  这个数值已经能跟苏联RD—33涡扇发动机和美国的F—404发动机一较高下了,只比美国即将完成研制的F—414发动机差了些火候,问题是通用可以在F—404基础上研发F—414,腾飞集团为何不能在WD—52ML涡扇发动机基础上继续前进呢?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