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章 航司心里的大魔王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票价格高达1200元人民币,总销售收入合计2016万人民币。

  这还只是单程的业绩,要是算上从京城出发的,收入直接突破4000万。

  飞机还没入手,就有3000万人民币进账,东方航空的领导们乐得鼻涕泡都不知道冒出几个了。

  然而东方航空乐开了花,其他航空公司可就难受了,原因很简单,被东方航空夺取的乘客资源绝大部分都是从其他航空公司那里流过去的,换句话说了东方航空公司赚的4000万,都要平摊到各家航空公司头上的,这谁都得了。

  不就是东航订购了FCNB—220客机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也花钱买就是了。

  结果各大航空公司举着钞票跑到中国腾飞这里想买飞机时,却发现他们即便是有钱也买不到。

  原因很简单,中国腾飞的产能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已经无力在承接额外的订单。

  为此中国腾飞专门介绍目前FCNB—220客机的生产情况,除了东方航空订购的120架之外,腾飞航空又增购了24架。

  与此同时,空军某部订购了12架,主要替换前些年服役的FCNB—200-200型高级公务机,成为新一代高级首长出行的专用飞机。

  至于淘汰下来的的FCNB—200-200型高级公务机则被送进位于秦岭南麓的特种飞机制造厂,按照空军的要求全部改装成电子战飞机。

  此次之外,空军还订购了6架基于的FCNB—220客机改进的空中加油机。

  林林总总算下来,FCNB—220客机的总订单量达到了162架,可中国腾飞目前FCNB—220客机的年产量只有区区的12架,平均一个月一架,以现阶段的生产能力,光消化这162架就需要13年半。

  所以中国腾飞很理解各大航空公司采购FCNB—220客机的迫切心情,可实在是产能有限,各大航空公司还是再等等,10年之后,中国腾飞保证优先生产各大航空公司的订单……

  一听中国腾飞的解释,这些个航空公司当即就炸毛了,10年后再订购FCNB—220客机,那TM不黄花菜都凉透了?

  可即便炸毛,也没有一家航空公司真的翻脸。

  这要是放在以前简直不可思议,你不卖飞机,我买别家的去,空客、波音那家不行?

  问题是现在,波音和空客撕逼撕的正激烈,基本上放弃了打压中国腾飞,等于是说间接承认了中国腾飞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于是三家基本形成了一种默契,那就是中国腾飞安心在国内市场折腾,只要不踏出国门,咱们还是老样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等于是说中国腾飞在此次与巨头的博弈中大获全胜。

  如此一来,那中国腾飞在国内航空业内就是无敌的存在,各家航空公司的零部件还要不要?各个机型的维护、保养和大修还做不做?

  这些东西就连波音和空客都要去仰仗中国腾飞,国内的这些航空公司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非但不能得罪,还得小心奉承着,不然分分钟让你的运行成本高出个两、三倍都跟玩儿一样。

  君不见某地方航空公司不信邪,非要顶着干,结果中国腾飞断掉所有供应后,整个机队不到两个月就全趴窝了,最后公司领导被撤,整体被东方航空收购,从而彻底消失。

  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那儿,哪怕心里在不满,那也得忍着,没办法,谁让现如今的中国腾飞早已不是以前的小白羊,而是真正的大魔王了呢!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