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思旧_1950年跨过鸭绿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署的军装。

  客人们登门拜访,苏敬贤自然也要回访,整整一周的时间,苏敬贤都没有清闲下来,提着礼物前后奔走,连总华探长姚木家都去了一趟。

  正月九日,苏敬贤确认自己没有失礼于其他人后,一头栽倒在床上,从晚上七点半睡到第二天早上八点。

  第二天天一亮,吃过早饭后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精神抖擞的苏敬贤开着车前往元朗报馆。

  中港日报从正月初三开始,员工就陆续收假正式上班,今天初十,报馆各部门都已经正常运作起来。

  “忠叔,早晨。”来到报馆的苏敬贤直奔主编办公室,进门后先对陈秉忠打声招呼,然后把手里的一张报纸放在他面前,开门见山问道,“这张报纸上的广告是印度佬找上门,还是广告部的伙计亲自去谈的?”

  主编陈秉忠正在审稿,见老板出现在办公室,一上来就开口谈工作,赶紧把报纸抓起来,想看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翻了翻苏敬贤递上来的报纸,陈秉忠发现这张报纸是上个月分发出去,那段时间正好苏敬贤离港去美国。

  整张报纸中规中矩,除了新闻和几个专栏外,苏敬贤提到的广告也并没有什么出奇。

  “是印度佬自己找上门,说要在我们的报纸上打广告,他们的制衣厂手续合法,又没有污点,广告费也给的不低,所以我才同意刊登。”陈秉忠将报纸放下,望着苏敬贤犹豫开口,“老板,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苏敬贤摇摇头,这条广告能被广告部的同事和陈秉忠这个资深主编审批刊登出来,自然不会有纰漏,真正让他上心的刊登广告的商家。

  一间印度人开的制衣公司。

  中港日报的广告版面从创刊就存在,不过初期并没有广告商找上门,广告版面也就一直空了出来。自从报纸销量稳定后,逐渐开始有商家联系,苏敬贤才又招人成立了广告部这个新部门。

  这两天苏敬贤翻了翻中港日报广告专栏上的全部广告,可以肯定的是有关制衣织造方面的广告,只有这家印度人的夏利里拉公司一家,其余基本全都是香水、钟表、烟酒、罐头和医药相关的广告产品。

  这条制衣厂广告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就在这条制衣厂广告刊登后没多久,同行同业又从未联系过的两个舅舅却派张妈登门拜访,这就有点儿耐人寻味了。

  苏敬贤低头点了支烟,开口问道:“你对这个夏利里拉公司知道几多?”

  陈秉忠想了想,开口道:“制衣织造行业我不清楚,不过刊登广告前我让广告部的同事了解了一下这家公司的情况,印度佬这家公司好似是现在香港规模最大的制衣厂,起初只是垄断英军的军服生产,现在就兼做时装西服生意,不少华人制衣厂都被压得抬不起头。”

  听到这样的答复,苏敬贤点一点头,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同在织造业里的郑云宏和郑云图两兄弟,一定是从中港日报上看到了夏利里拉公司的广告,顺藤摸瓜了解到自己这个外甥是中港日报的老板,这才会主动凑上来。

  除了这个原因,苏敬贤想不到其他理由,倒不是他小人之心,而是郑家两兄弟实在称不上君子。

  如果不出所料,要不了多久,等郑家兄弟在母亲郑丽茹那里上演一出兄妹情深的戏码后,很快就会提出在中港日报上给郑记织造厂做广告的请求。

  中港日报现在销量喜人,不敢说捧红一个厂商,但至少可以其被更多人了解,潜移默化下发展不少潜在客户。

  “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盘。”苏敬贤嘴里叼着烟,冷笑一声。

  陈秉忠正好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钢笔,没听清楚苏敬贤的话,抬起头一脸茫然:“老板,什么算盘?”

  “冇!你继续做事,我出去修修头发。”苏敬贤吐出一口烟雾,摸了摸鬓角。

  陈秉忠脸上露出错愕之色:“正月份剪头发?不吉利呀!”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