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年三十_1950年跨过鸭绿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贤还收到过装着五分钱硬币的红包。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弟弟苏敬良第一次去他的小女朋友家里,年轻人自然会好面子,所以才会多要些钱。

  “对你大佬都没有这么上心过。”难得弟弟朝自己开口要钱,苏敬贤当然不会拒绝,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数出两张百元港币,然后又拿出一张十块出来,“顺便帮我跑趟腿,明天可能有人到家里拜年,去买点大桔、槟榔还有糖果准备招待客人。”

  大桔就是潮州柑,因为比普通桔子大,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字,春节期间用大桔送礼或者招呼客人,是潮州人的传统。

  而在大桔中间摆几颗槟榔,也是为了讨一声好口彩,槟榔大桔,意指宾临大吉。

  “知道,多谢大佬!”接过两百一十块港币,苏敬良笑容满面,蹦跳着就往外跑去。

  苏敬贤看着他孩子气的背影,脸上也露出笑意,大声交代一句:“路过米铺让老豆和阿妈快点收铺,回来准备年夜饭呀!”

  已经跑出门去的苏敬良头也不回,对苏敬贤挥挥手,示意自己听到了。

  于是,简陋的木屋里就只剩下苏敬贤一个人。

  百无聊赖的苏敬贤独自在客厅做了片刻,把茶杯放在桌子上,从怀里掏出一张今日份的中港日报翻看。

  中港日报和主流大纸不同,苏敬贤也从来没想过将这份偏重娱乐的报纸往主流上去靠,所以春节前一天主流大纸上都还在实时刊登今日新闻时,中港日报虽然依旧发行,新闻版面却全是前几日的旧事。

  因为在昨天早上,除了负责印刷的厂房后勤,整个报馆的其他员工都被苏敬贤赶回家去过年了,自然没有新闻可刊登。

  如今在苏敬贤名下除了中港日报一家公司,还多了间花花公子公司。

  花花公子在香港的办公地址位于中环一栋写字楼里,厂房仍是开在元朗乡下,就在报馆厂房的隔壁。

  除了办公点和厂房之外,苏敬贤在美国联系的两位鬼佬编辑前几天也已经到港,他们最近白天负责打磨一期杂志的内容,晚上就住在中环一家酒店,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工,但工资却依旧正常发放。

  这两个在美国赚美金的编辑如今来到香港,每人的月薪高达一千六百块港币,堪称全港报刊业编辑之最。

  此时,苏敬贤的目光正落在手中报纸的头版次条新闻上。

  对罪恶绝不姑息,我只做一名好警察——专访失金案破获者吕乐先生。

  只看到标题,苏敬贤眼中就露出笑意,等他把报纸上的内容看完,禁不住扬起了嘴角。

  有关吕乐的这篇专访,是出自中港日报的一个小编辑之手,全程问答式撰写。在专访中吕乐义正言辞,大谈他如何接到金铺报案,如何抽丝拨茧确认案犯位置,又如何带队抓住案犯并将所有黄金悉数归还金铺,俨然一副罪恶克星形象。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所谓的案犯是吕乐亲自找来顶罪的几个老四九(烂仔),而那间失窃金铺也是他岳父蔡运昌的产业,看完这篇专访后,说不定连苏敬贤都要称赞一声模范警察。

  “请问,这里是不是郑丽茹郑小姐的家?”

  就在苏敬贤翻看手中报纸的时候,门外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循声望去,一位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妇人站在门口,两手提着礼物,正在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苏敬贤。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