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5章 采访_报告竹马:你的青梅重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715章采访

  “给你一个机会,而且还看在了宝宝的面子上。但如果你以后…”

  “不会。”沈卿严对沈薇说道:“人犯一次错误就够了。”

  从他们开始,便没有所谓的铁饭碗,都是合同制。

  合同期到了后,如果愿意继续续约,那就接着签,如果不愿意,随时都可以理智。

  不过因为培养出一个医生不容易,所以他们的合同都比较苛刻,如果提前离开需要支付高昂的违约金。

  不过她跟沈卿严的合同已经快到了,医院领导最近也已经开始找他们谈话了。

  自然希望他们能留下来,但说的都是空话,实质的什么都没有。

  公立医院流失人才,根本原因就是只会跟他们谈道德感,可人活在世上得先有面包才能谈道德感。

  不是人人都是佛祖上帝,无论经过多少苦难,还能守住自己的信念。

  沈薇跟沈卿严一样,他们并不在乎钱,但他们在乎环境,他们想要有更宽松的环境,而不是什么都要受限制。

  为了避免医闹,他们基本上什么都得做保守治疗,有些概率太低的,就会劝患者换医院,或者害怕承担责任而直接放弃。

  有一些的确是应该做保守治疗的,而有一些则应该争取一下希望,可现在他们都不能去争取。

  现在基本上他们的心态都是但求无功,只求无过。

  是不犯错误了,可也因此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人类历史的一次次进步,都是大胆去尝试。

  他们肯定不会去瞎尝试,明知道肯定会出问题,还要去折腾,但明知道有希望为什么却裹足不前。

  另外一个就是太不公平,晋升通道很窄,而且并不实至名归。

  很多都要去进修,有一些是真的能学到东西,而大部分则都是出去绕一圈镀金的,之后回来找找关系便升了上去。

  李月之前抱怨不是没有道理,认真工作的人反而升不上去,而那些有关系的,哪怕总是偷懒,最后也升了上去。

  这种情况搁谁谁不憋屈。

  另外就是晋升一定要跟发表论文联系在一起,有时间搞科研的没有多少时间跟精力用在病人跟手术上,而把时间花费在这上面的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搞科研。

  人们信奉专家,有人看个感冒也要挂专家号,但其实专家未必看病很好,他们中有一些擅长疑难杂症,有一些专攻的比较深,但真正看病好的反而都是普通大夫。

  沈薇跟萧澈商量过了,他们会把这个给分开。

  一部分医生专门致力于科研,而还有一部分医生则主要在临床。

  这两部分又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会互相来促进发展,临床医生会记录好各项数据为科研那边提供资料,而科研的研究也会用于科研。

  安思冬说她有野心,其实沈薇也有,她想要改变国内目前的医疗现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