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为什么是黄飞鸿?_催泪系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发现了一个事情,很多年轻人对历史似乎有些像八九十年代的港岛的那些年轻人,那就是他们对历史无感。

  特别是《一刀倾城》上映之后,我看到了网络上关于“支那”这个词的讨论,这也让我们看到当下一些年轻人对历史和身份认知的模糊,以及价值取向的极端化。仿佛在他们看来,无需了解近代华国历史和国家的建立过程。

  甚至于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厌烦历史的一代人,他们并不想听也不想了解近代历史,或者他们的祖先或祖父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去了,可是却也导致了很多人似乎有些“玻璃心”,我国的近代史,无疑是一段很难带给年轻人“爽”感的一段历史,更多的是憋屈,郁闷。

  这让很多人开始,选择了逃避,逃避那一段屈辱了历史,不平等条约,又有多少年轻人能说的出来?

  可是如何让大家能够重拾对这段历史的兴趣?

  我当时看了一些黄飞鸿的历史材料,发现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东西方文化交锋的边缘。他应该是一个受挫的角色,而非战无不胜,因为他一方面无法摆脱我们华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又为西方思想而动摇。我想通过一个崭新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其故事,用电影的方式让人们重拾对这段历史的兴趣。

  其实现在越来越少电影展现关于这段历史背景的故事了,为什么,我认为大概也是因为市场驱动吧。

  因为大家好像不喜欢看了。

  为什么选择清末这段历史背景?

  因为大清江山摇摇欲坠,谗臣、奸臣当道,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中也有一部分有骨气有傲气的忠臣。

  如《一刀倾城》里面的谭嗣同,又如这当中的刘永福。

  “永福骨瘦柴立,而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尽死力云。”

  我们要给大家展现这段历史的片段,总要有吸引大家的地方,那么无疑,一个民间英雄,和一个江湖豪杰是可以吸引到大家的。

  一刀倾城里面有谭嗣同和王五,而同样的黄飞鸿里面就有黄飞鸿和刘永福。

  一个民间英雄的诞生,必将有一个大名气的大豪杰做引,刘永福就很符合这种大豪杰。他曾在一场战争中腿部受伤,来宝芝林看病,从此跟黄飞鸿结下缘分,这也很符合历史本身。

  刘永福在黄飞鸿身上所投射的,是我们历来的爱国思想。

  当时,虽然华国受到列强欺凌,但如同华国有好人,外国人中,也有好人。

  我希望的是用相对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个故事,这段历史。”

  “比如传教士?”江冰显然是做过功课的。

  李易点了点头道:“不错,传教士!”

  “要在一部短短的电影中体现西方思想,传教士无疑是最有效的。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