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大汉版圆桌会议_穿越之我是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当遇到一些一个人难以决断的事情,阁臣们就会在内阁的议事大厅召开小朝会,也即内阁会议,由几位阁臣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或投票决定一些重要的选择。???.?r?a?n??e?n?`or?g

  而这样的内阁会议,几乎每天都会召开一次,由此也可以反映出,现在帝国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很多事情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处理章程,内阁需要不断制定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

  与此相对的是,未央宫的东厢就冷清得多了,刘厚一个人就占据了一个偌大的东厢,每天只有零零星星几个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过来汇报工作。

  更何况,很多时候刘厚也不在东厢,而是跑到西厢参加内阁会议。在天上出现奇特云彩的这一天,刘厚再一次和几位内阁大臣,坐在内阁会议厅中央的一张圆桌边上,开会商讨着事情,这是大汉版的圆桌会议,同样是刘厚的手笔。

  大汉历来的传统是尊卑有别,这一点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这种议政的会议,一向是地位最高者高坐于上首,其余人分列两侧,按照各人地位的尊卑程度,排列下去。

  但是刘厚偏说这样的坐法不利于各人畅所欲言,要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环境给大家,让大家可以忘记尊卑,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心理话说出来。

  于是,他让人用金丝楠木打造了一张大大的圆桌,还有明清时期那种太师椅款式的椅子,然后让所有的内阁大臣围坐在这张圆桌边上。太师椅坐得很舒服,冬天加上软垫就更舒服,可以使各位阁臣放松身心,有利于他们出谋划策。

  阁臣们本不赞同这种圆桌会议,不过又拗不过刘厚,后来还是诸葛亮给了个说辞,成功解开了各位阁臣的心中的疙瘩。诸葛亮说,使用圆桌看起来好像没有尊卑之分,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分主位和次位,除了看桌子外,还要看房间的环境。一般来说,面对房间大门口的位置就是主位。这是因为,尊者总是有权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的。

  如果有人从门口进来,那么,坐在面对大门口位置的人就能第一时间看见进来人的情况,从而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有现实意义。

  例如,假如进来的是刺客,坐在主位的人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刺客,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作出反应,逃避风险。除了邓芝外,其他人都对诸葛亮的这番解释很认同,他们都同意将面对大门口的位置设为主位,并默认为是皇帝的宝座。

  邓芝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他认为,皇帝一向都是面南而坐的,他还举了些例子,如:《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论语·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等等。

  而西厢房因为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