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讨价还价_香江之大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概八年前《鹿鼎记》连载完毕,金庸封笔,大概十年以后,另一位影响深远的大师黄易才辞去工作,创作武侠小说。

  温瑞安现在还在台湾,两年以后才被台湾驱逐出境,来到香江。

  说起来胡兵和温瑞安还是老乡,温瑞安出生在大马霹雳州。

  此时,梁羽生正在《香江商报》连载《武林天骄》,这是他封笔前的第三本小说。他认为五十岁之后不适宜写武侠小说,于是五年后封笔。

  如今香港稿费最高的当属倪匡,黄玉郎为了开一本新杂志,借着卫斯理系列的人气千斤买马骨,开出了千字五百的超高价,一时间无人能出其右。

  第二天荣叔拿着《搜神记》的稿子去上班,等做完手头的工作,已经快差不多中午了,他拿起稿件径直走进总编的办公室,“徐总编,你看看这篇小说。”

  《东方日报》的总编叫徐纪新,50岁出头的模样。

  徐纪新接过稿子仔细品读,很快吧稿件读完,惊讶道:“阿荣啊,这是哪位大师的稿子,和现在的小说很不同啊!”

  他是纯以商业的眼光来看《搜神记》,那么这本书的缺点就可以完全忽略了,许多情节都可圈可点,绝对能够热卖。

  荣叔说道:“这是我一个侄子的作品,他刚来到香港。”

  徐纪新说道:“这本小说可以在报纸上连载。”

  “那稿费怎么算?”荣叔问道。

  徐纪新考虑了一下,说道:“这本小说题材新颖,质量上乘,不过你侄子毕竟只是新人作家,千字八十如何?这已经是名家的价码。”

  荣叔主动帮胡兵讨价还价,“少了。”

  现在香江武侠武侠小说新人,稿费一般千字50,《明报》是千字30,像倪匡的稿费,虽然对外宣称千字五百,但他在明报稿费千字180。

  金镛的吝啬跟邵老板有一拼,他连跟他一起办《明报》的老职员的工资都压,何况是作者的稿费。查先生的吝啬可是还有段趣闻呢,林嬿妮当初要求加稿费,金镛说:‘你那么爱花钱,加了又花掉,不加’。亦舒也叫金镛加稿费,他又说:‘你又不花钱的,加了稿费有什么用?。’

  徐纪新笑道:“那就叫作者来给我谈吧!”

  …………

  在香港,就《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这三家报纸的销量最大,你追我赶的轮流坐庄“报纸销量冠军”,每期的销量都有十万份出头。

  这段时间《明报》由于卫斯理系列的再度火爆,销量一度突破15万份,让《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大为头疼。胡兵此时把《搜神记》送上门去,如果这这家报纸的编辑有眼光的话,应该会如获至宝、大加包装推广。

  不过《东方日报》的口碑不好,它靠着揭露明星八卦,色|情信息吸引读者。虽然后来《东方日报》祛除了色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