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8章贱户2合一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了,在以前的基础上,以及皇帝仍然重视国家各项书籍的管理和编修,翰林院的地位也没有一落千丈,在心思比较单纯的读书人看来,还是有一层巨大光环在的。

  而之后的事情也如朱见济所想的那样,关于要不要修改户籍制度,把关于人身禁锢,限制百姓世代就业方向的那些条款废除,也在民间掀起了讨论。

  讨论的主要阵地,自然是在各种报纸之上。

  继《文政杂谈》之后,朱见济又授意开设了其他报纸,还对地方官府和民间慢慢开放了办报权利,允许他们讨论国家大事、鸡毛蒜皮。

  在搞了十几年“文艺复兴”后,大明朝的舆论场所也干净了许多,起码读书懂道理的人多了,还有地方交通便利,消息传递的速度提高,自然刷掉了某些仗着信息差而睁眼说瞎话的“大师”。

  大明朝的文华风气也越来越主动奋进,反感保守的旧派作风。

  加上此时的大明朝本来就是世界军政文华中心,在各方面都能碾压四方,也没有境外势力敢来大明朝搞风搞雨,用舆论来扰乱民心。

  一番浪里淘金下来,能在舆论场上占据上位的,自然是一些聪明人。

  而聪明人也不会察觉不到皇帝的心意。

  于是他们纷纷出声,支持把户籍制度恢复成单纯的“登名造册”,废掉那些多余的束缚。

  民间也早就厌烦了那所谓的“户籍”。

  乾圣朝在这方面的管制有主动的放松,对于逃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理,对待那些通过考核,获得职称的匠户,限制也是不存在的。

  他们可是皇帝亲口许诺的特殊人员!

  所以只有一些老人,以及被某些打着制度旗号,实际上却是在进行人身压迫的官府虐待过一番的户籍人士,还记得自己当初想尽办法,拖家带口逃离噩梦的场景。

  听到朝廷有意改正这一制度,他们还满怀欣慰的对着子孙说,后代是遇上了好年景。

  乾圣皇帝才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还能做很多事情,让大明朝变得更好。

  有了官方和民间一齐响应,关于旧版户籍制度的“去与留”问题,答应也跟着显露了。

  大家的确希望自己能“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但不会希望子子孙孙永远都只能做一件事。

  而关于修改户籍制唯一的阻碍,便是在于“贱户”问题。

  贱户,这是古已有之的一个特殊群体。

  组成这一群体的人,很多是犯罪官员的家属、被法律判定处罚的罪人、以及前两者的后代。

  贱户是很难像普通的某某户一样,随着政策的放缓修正,走向新生活的。

  工匠可以因为皇帝的重视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农户在农业社会,本来就受到执政者的重视,但凡是个好官员好皇帝,都会有“劝课农桑”的功劳在身。

  但贱户没有。

  他们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