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有枪就是草头王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化城里有汉人商贾,城外有集市,赫丹巴特尔的部落会在那里用一部分牛羊、马匹、皮货交换布匹、茶叶、铁器、瓷器、粮食等等。

  这就是互开边市,交易是得到大明朝廷许可的,只不过铁器属于管制品,铁锅、铁铲可以自由贸易,其他的都是走私、夹带。

  听明白了赫丹巴特尔口述的当下形势后,黄毅沉默了。

  这个小小的部落只有六十几个能够骑马厮杀的青壮年战士,实力太弱,绝无可能对抗建奴的军队。

  往西南迁徙或者远赴漠北都是对的。

  可惜谈何容易,万一被其他实力大一些蒙古部落觊觎,他们肯定会被人家吞并掉。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唯有不断吞并更加小的蒙古部落,争取壮大自己。

  这就不是靠努力能够做得到,还要有个好运气。

  最起码要保证在没有积攒到一定实力前不跟大部落遭遇,或者遭遇大部落后立刻送上牛羊、马匹表示臣服。

  只要依旧能够保留独立发展的现状就不算输。

  黄毅希望赫丹巴特尔部能够壮大起来。

  不为别的,是因为赫丹巴特尔跟建奴有杀父、兄之仇,也是因为赫丹巴特尔不肯投降建奴。

  如何壮大?

  只能选择吞并、联合其他部落。

  这也是大草原上攻伐不断的最根本原因。

  秩序的建立往往都需要强权,一支独大才能够维持和平。

  大草原上的王林丹汗不行了,建奴崛起,新老交替谁都不服谁。

  民国时期“有枪就是草头王”,明末的大草原,有人马也是草头王,所以打得不可开交。

  蛊惑赫丹巴特尔抢人口壮大部落做个草头王完全可以有!

  想明白了的黄毅劝赫丹巴特尔别去想乌珠穆沁部的台吉去哪儿了,建议赫丹巴特尔当乌珠穆沁部的台吉。

  他还表态会全力支持赫丹巴特尔,支持他联合或者吞并被打散的原隶属于乌珠穆沁的小部落。

  草原法则是强者生存,赫丹巴特尔深谙其道,他何尝不想吞并、联合其他部落?

  已经杀了五个骑士的黄毅足够证明他的勇武。得到黄毅表态支持后,赫丹巴特尔很高兴。

  说了有些类似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话。

  以黄毅的智慧哪有可能把这种话当回事,但他还是表明了愿意尽心尽力为赫丹巴特尔战斗的态度。

  只不过黄毅没想到有吞并、联合其他部落野心的部落首领不在少数。

  此时就有一个原乌珠穆沁的部落在追寻赫丹巴特尔部落的踪迹。

  这个部落在赫丹巴特尔的爹还在的那些年一直都被欺负。

  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消彼长,如今这个部落有人口六七百,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赫丹巴特尔的部落。

  首领巴彦尔有了吞并赫丹巴特尔的部落一雪前耻的雄心壮志。

  弱者没有话语权,早就盯上赫丹巴特尔部落的不仅仅是巴彦尔部,还有宿敌咔嚓固特部,是不是还有其他部落,暂时搞不清楚。

  赫丹巴特尔离开父辈的牧场率领族人往西南迁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投靠最大的王林丹汗。

  中小部落抱上林丹汗的大腿基本上能够避免被吞并,但是必须给供奉,甚至于还要派遣青壮年参与林丹汗发动的征伐。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