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一章:大决战(上)_谋断星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反过来说,若是从一开始便没有被他营造出来的种种假象所迷惑,那他最厉害的连环计非但不会起作用,甚至都无法施展。

  这一次咱们先一步洞悉了他的计策,在战略上已经取得了主动,但不管怎么说,接下来都会是一场苦战,如何将优势转化成胜势才是关键,就看谁的实力更强了。”

  宏威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意识到战略意图已被发现的南朝大军迅速行动起来,卢东卿率领十二万武陵亲军,钟庆渊率领七万先锋军开始向外围的西北军包围圈发动猛攻。

  此时徐锐已经完成对战场的布局,将整条战线拉成一百公里宽,已然超过了冷兵器时代决战的极限。

  凭借电报和热气球斥候带来的信息优势,西北军在人数处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提前部署,挖掘战壕,拉起大量铁丝网,在武陵亲军的必经之路上建立起能够实现火力覆盖的层层防御阵地。

  另外一边,由于钟庆渊提前被发现,被迫投入战斗,他的大军没能如计划那般在被西北军发现前走出崎岖的地理环境,实现对西北军的偷袭。

  西北军立刻抓住这一点,在钟庆渊部前出的山口埋下了十公里长的地雷区,在缺乏时间和排雷设备的情况下,钟庆渊不得不下令大军向西北绕道,凭空多出了两日的路程。

  也就是说,至少两日之内钟庆渊无法配合卢东卿对西北军发动南北呼应的高压攻势,武陵王企图以雷霆之势逼迫徐锐放弃围歼南朝西路大军的补救战略被又一次粉碎。

  与此同时,西北军在包围圈外设立了严密的监控网络,除了有密集的巡查队严抓传递消息的信使,还派出了大量装备狙击步枪的暗哨拦截飞鸽传书,严密封锁消息。

  此举又一次大获成功,被包围的三十万南朝西路大军始终不知道武陵王的主力大军已经近在咫尺,军心士气跌入谷底。

  十一月二十日凌晨,包围南朝南路大军的西北军开始对包围圈中的敌人发动总攻,张佐烽部和曹思源部一左一右对南朝大军展开攻势。

  南朝大军节节败退,包围圈越收越紧,无奈之下,南朝大军只得以火炮守住交通要道,延缓被进攻的时间。

  此举虽然的确延缓了西北军进攻的脚步,但却好像留下了一道道持续流血的伤口,让本就已经受伤的南朝西路大军越来越脆弱。

  到二十日傍晚,张佐烽部已经向前推进了十五公里,大军停下脚步,改以火炮持续压制敌军,主力则偷偷撤出攻击阵地,围歼南朝西路大军的主攻方向变成了曹思源部。

  三十里外,西北军新编第三旅,以及五万多仆从军正凭借阵地防御与卢东卿的十二万武陵亲军激战。

  受限于西北军强大的火力和纵横交错的堑壕,武陵亲军推进速度极为缓慢。

  但双方的战力存在较大差距,加上武陵亲军算是南朝中配备热武器比例最高的军队,火力方面并没有逊色太多。

  为了阻挡武陵亲军的脚步,西北军付出了极大伤亡的代价。

  战斗进行到二十一日清晨,武陵亲军连破西北军六道防线,西北军损失超过两万,尤其是刚刚组建不久的两万仆从军已经濒临崩溃。

  就在此时,从主攻战场上撤下来的张佐烽部及时赶到,绕过原有防线,对武陵亲军发动突袭。

  这次突袭十分突然,而且张佐烽手上全是天启军的主力,战斗力比新编第三旅,以及那五万成军不久的仆从军强上太多。

  武陵亲军已经打了一天一夜,人困马乏,刚好在最脆弱的时候遭遇突袭,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原本十分顺利的攻势为之一缓,陷入了防御之中。

  张佐烽却乘胜追击,充分发挥自身的火力优势,对武陵亲军的防线造成冲击。

  至此,赤水河谷会战全面打响,一场百万人参战的准热武器战役第一次在这个世界上演。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