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酒家_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朗给朱国弼分析过,就如今的态势,《京报》在成立之初,要就摆出一副要跟东林士林打擂台的架势,那是不成的。

  要学会拉一派打一派,要学会占领道德制高点。

  简而言之,就是要从士林名士中选出一部分有点节操的人来,然后让他们依照着拟定的框架来填写内容。《京报》在成立之初就要定好版块不变动,不能任由编辑们肆意胡来。

  然后要高举‘为国为民,广开言路’之旗号堵人口舌。

  先占领道德制高点——为国为民,一切为了朝廷为了天下安危。

  但显然朱国弼并不是一个多聪明的人,他也被眼下大明的’有利’局面给迷花了眼,根本就想不到蒙元灭宋。

  所以秦朗只能继续接着提点他,什么为了不重蹈崖山覆辙啊,什么‘亡国’和‘亡天下’的不同啦。

  而朱国弼呢,也真的很能伏低做小。

  他回去想了想,跟身边人商议一番,决定用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来做噱头。并且还把主编人选的决定权交到了秦朗的手上。

  京报的编制体系与新闻报是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京报的主编一级人物多少会挂这个官。

  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全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士二代,在士林,尤其是江南这地方,名声名望不是一般的巨大。

  冒襄(辟疆),祖上六代为官,是拥有水绘园及冒家巷、东府和西府的豪门大户。

  侯方域(朝宗),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侯恂更还是左良玉的恩官。

  方以智(密之),出身桐城世族,曾祖方学渐,学通百家,自成体系,曾赴东林讲学,乃泰州学派巨子。祖父方大镇,曾任大理寺少卿,士林名儒。

  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与东林巨头左光斗等交好。

  父亲方孔照,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

  陈贞慧,东林党魁左都御史太子少保陈于廷之子,陈氏亦江南士林名门也。

  四个二代中秦朗直接点起了冒辟疆,因为他对这个冒襄印象最为深刻,这可是教员点赞的人,说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

  那是他在一本网文中看到的,然后问了度娘,那教员还真就说过这话。秦朗遂记忆极其深刻。

  他还顺便的搜了一下其他三个人的事迹,想知道为啥另外三个就不行。

  结果除了侯朝宗这个血溅桃花扇的主角有明了明的恶迹,叫人恶心之外,其他两个似乎还行。

  都是明亡之后不仕清,甚至避居隐居十几年的。

  而方以智和陈贞慧中,又以方以智更胜出一点,因为陈贞慧的儿子里可是有鞑清忠良。

  秦朗自己也很恶心这点的,就像黄宗羲,自称遗民又那啥,甭管官面定论如何,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