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二王父子_穿越大唐之美食供应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女儿,反倒担心起他来了?”

  安小姐委屈极了,“这狡童惯擅装模作样,阿爹切莫被他蒙骗了!”

  “好了好了!”

  安明府拍拍爱女的手,笑道,“来来,别光叙谈,喝酒!”

  什么外人,这是我安某人未来的乘龙快婿!此间的确是个优雅的所在,闻着馥郁的花香,听着啁啾的鸟鸣,品尝着香醪嘉馔,再加上对面的颜如玉,就连一向不懂风雅的唐公子,也禁不住感叹,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酒巡了一圈,安明府突然想起太极拳一事,饶有兴致地虚心向唐云请教起来。

  唐云也不客气,将之前忽悠安小姐的那一套玄乎其玄的东西又拿来忽悠她老爹,结果是这安氏父女俩都被他这史上第一神棍给忽悠住了。

  面对安氏父女俩地热情相邀,唐宗师免不了又要亲自一展神功。

  安明府从来没见过这等拳术,当即为之折服。

  太极拳好歹也是传承了几百年的知名拳术,至少理论上已是无懈可击。

  话题不知不觉从太极拳转移到了书法。

  书法艺术在东晋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最具代表的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史称“二王”。

  但在这个时期,书法还只是名门士族阶层的高雅文化活动。

  唐代,是书法发展的又一个巅峰。

  在唐代书法就是全民艺术,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不以写得一手好字引以为豪。

  一方面这是一门艺术发展成熟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与唐代空前繁荣的社会生活相关。

  还与一代英主李世民对书法的热爱,对王羲之的极力推崇,以及把书法纳入科举与官员铨选制度之中,有着莫大的关系。

  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衰莫衰于宋。

  书法在唐代达到鼎盛后,进入宋朝却进入了一段低靡期。

  就像宋代的文人骚客也会作诗,但绝不可能再超越唐诗,因为诗歌在唐代已是尽善尽美。

  但是,在唐与宋之间的五代,却出现了一位大书家,他的书法成就丝毫不逊色于东晋二王,也不逊色于唐代欧、虞、颜、柳。

  他的传世墨宝《韭菜贴》,被誉为继王羲之《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大行书。

  此人便是杨凝式,人送绰号杨疯子。

  所谓师古人,师造化。

  唐云擅长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深受杨凝式的熏陶,他临摹杨凝式的墨宝,几近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当然,唐公子一向自我标榜他是个有性格的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绝非他的行事风格。

  因此他的行书虽出于杨凝式,却非照葫芦画瓢,而是有自己的独特气质。

  而他的草书则取经于王献之,兼学“颠张醉素”,唐公子尤其痴迷于王献之所创的“一体书”。

  所谓一体书,就是狂草,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字字相连,血脉贯通,宛如一体。

  二王齐名,书法造诣不相上下,王羲之的字灵和,王献之的字骏迈,王羲之的字略存古意,有含蓄之美。

  王献之的字完全去掉了隶书笔意,因此更加研媚流美,痛快淋漓,在东晋晚期、宋、齐年间,王献之的影响一度超过了父亲王羲之。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