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二十四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不上的东西…

  亦或者是因为某些原因,使得工厂的生产成本不断增高。诸如此类。就比如当年的汉阳铁厂,仅仅只是因为当时的张之洞,就是把工厂的生产成本弄得很高,在没有关税保护的情况下,更加无法与洋货抗衡。

  ——————————————————————————

  当然,实际上严绍也曾经犯过这样的毛病,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的。比如说当年所成立的向山铁厂,刚开始的时候是年产十万,后来则是扩大到了百万左右,如此庞大的产量,可不是当时的安徽能够消耗的。

  而事实上最初的时候,向山铁厂也的确一直都处于亏损的状态。如果不是当时严绍在海外有着油田等方面的大笔收入,再加上国内的棉纺织厂等经营的都还算不错,恐怕早就已经坚持不下来了。

  不过与那些前清的官吏们不同,严绍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他之所以会这么做,纯粹是为了争取时间。

  毕竟在严绍看来,时间才是这个国家最需要的,与之相比钱财什么的都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资金,所以才能如此做。

  所谓有钱?任性就是如此。

  而他的选择似乎也并没有出错,因为正是有了安徽的基础,之后的七年里,中国才能如此的飞跃发展。不但单凭当时的中国,想要在山东击败日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能获胜,恐怕也是会发展到类似于后世的,那种把日本人拖垮的全面战争。

  只不过真要是到了哪个地步,怕是也就没有所谓的赢家存在了。

  自然,后来的国防军远征欧洲什么的,国防军所能发挥的出来的作用,怕也会比想象中的还要小。

  而凭着先前在安徽的基础,国社政府非但在山东击败了日军,也在远征欧洲的过程当中大放异彩,彻底的奠定了国社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

  ————————————————————————

  不管怎么说,因为前清的缘故,平头百姓也就算了,毕竟这类在当时的中国就连识字的都没有多少。在看到了如此宏大的一个计划之后,他们所能感受到的就只有振奋。

  可是对于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所感到的就是担忧。忧心政府在花费了如此多的金钱之后,最后却是什么都没能得到,反而和前清时候的一些官办企业一样,最后所有的企业都办垮了,投入到里面的金钱最后也是连个成本都没有收回。

  不过也难怪他们会这么想,毕竟有着前车之鉴,他们对国社政府和严绍也没有什么了解。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清楚原来前清的那些官办企业。究竟与计划经济有着怎样的差异——————实际上,严绍所执行的所谓五年计划,也并不是什么计划经济。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