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6章知名的青铜器_鉴宝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那两种化学配方以外,还有采用苯并三氮唑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国内外用来保护铜及铜合金常用的很有效的青铜缓蚀剂。

  在用于古青铜器的保护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苯骈三氮唑是白色到奶油色的粉末结晶,能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中。

  关于苯骈三氮唑抑制铜腐蚀的机理主要有两种,即吸附理论和成膜理论。

  吸附理论认为,苯骈三氮唑吸附于铜器表面后,改变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并使阳极反应的活化能显著升高,从而降低了铜本身的反应能力。

  而成膜理论认为,苯骈三氮唑对铜的保护与Cu20膜的存在有关,能形成Cu(I)-BTA配合物保护膜。

  也能在Cu0表面上形成Cu(I)-BTA配合物保护膜,这种膜覆盖性能良好。

  且紧贴在金属的外部,把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隔开,形成或不溶于水,及部分有机溶剂的透明覆盖膜。

  生成的膜比较牢固,使金属的溶解或离子化程度大大降低,起到了保护金属的作用。

  例如苯骈三氮唑与芐胺混合,不仅加快了成膜速度,而且也提高了缓蚀能力。

  苯骈三氮唑与钼酸盐混合使用,其缓蚀效果加倍。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采用过氧化氢法、乙睛法、氧化银保**、去离子水法、柠檬酸和硫脲混合溶液法、碱性连二亚硫酸钠法等多种化学试剂配方。

  这些方法,只是简单地提及了下,并没有太详细的赘述。

  眼看着时间所剩不多,青年抓紧机会,省去了后面的阐述,转而开始介绍起青铜器之中,较为著名的几种青铜器。

  理论交流,主要比较的是双方谁掌握的知识更多,更详细。

  所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更多的相关知识,无疑才算赢家。

  以上的除锈方法,中国方面已经讲述得够多了。

  剩下的几种,青年懒得继续赘述。

  如果日国方面不介意拾人牙慧,再做补充,他也不介意。

  那样的话,对方总归是落了下乘,还能有什么赢面呢?

  稍作吐息,放缓语速,青年坦然介绍道:“有关青铜器的发掘和发现,迄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不短的时间。”

  “到目前为止,我国境内,也已经收藏着不少极富盛名的青铜器。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我不妨代为介绍一下。”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鸮(xiao)尊、毛公鼎、龙虎尊、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羊父丁方鼎等。”

  鸮尊为古代盛酒器。

  铜尊,最早见于商代。

  鸮,俗称猫头鹰。

  在古代,鸮是人们最喜爱和崇拜的神鸟。

  鸮的形象是古代艺术品经常采用的原形。

  鸮尊1976年出土于豫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原器为一对两只,铸于商代后期。

  原器通高四十五点九厘米,外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