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8|第 158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呢?

  三位大人嗟叹不已,又觉着这一场会光是唯唯听着吩咐,也太显得他们无用,都想着说出些什么见解,在大人面前显露才能。

  宋大人终于撂下计划书,打算放他们散会,马同知却主动起身,献出了自己的建言:“大人这厂子虽好,只恐府中如今财力支持不下来。下官想着,可否先寻人募集一部分……”

  吃大户,可是他们地方官府的老传统了。

  宋大人看着出尘脱俗一状元,提起要钱来却丝毫不觉可耻,含笑点头:“本官之前算过,初建此园只消打十数间房的地基,建两个水车、水碓,再用二十余车灰、土、砂即可,总共不过百十两银子便能动工。便是府中存银不足,其实本府也拿得出来。但依马兄所说,我汉中地方富庶,百姓多积善之家,必定会为灾民尽自己的心力,本府亦不敢推拒他们的好意。”

  他如今要盯着厂区,没空办这事,便请三位大人代劳,只要事后把银子和帐目送来就行了。

  但帐一定不能出问题。

  他这个人不大爱算帐,帐目都是要拿去给桓佥宪亲自查的,若出了错可不是府里自己关起门来动家法的问题了。

  马大人毅然保证:“这等为国为民的大事,谁敢从中伸手克扣?下官愿盯着捐款前后事宜,凡有敢从此事中为自家捞好处的,下官便亲手处治了他!”

  宋时起身拱了拱手,神情肃然地说:“此事我便为汉中百姓、为西北诸地受兵燹祸害、流离至此的灾民谢过马兄了。”

  马同知方才接过此事是为在大人面前表现在,如今得他如此郑重地为百姓向自己道谢,一股热血也不知从何处涌出,同样拱手低头,铿锵有力地说:“下官必定尽心尽力,筹得善款,为周王殿下与大人分忧!”

  他正低着头,忽觉肩上一暖,却是宋时双手扶住他,温声说道:“我随父亲在南边为官多年,知道寻富户筹银也不是易事。我不能让马兄一人尽数扛下这难事,若那些大户不愿乐捐的,你便与他们说:若这园区建起来,本官要在附近建一处学院,可教他们家子弟们来读书。本官亲授理学,更要教些经世济民的实学学问。”

  厂区规划里就要配备学校,全国科考三元亲自办学、亲自讲学,面对全社会招生,分考试高分班、实学兴趣班、入职培训几个方向,全面培养实干人材。

  不单是为了卖身筹钱,他也想培养些懂数理化,能做实验的弟子,不能光指着桓小师兄一个人帮他干活。

  这时代虽然有许多善人愿意捐款修桥铺路、施济居养院、福田院、养济院等地,可他们政府开工程,既见不着好处回报,又没有积福一说,哪怕是富户也不会愿意。但他又不能让个人资本插到府营企业,宁可不要钱也不能让他们参股,所以只好拿别的好处来换。

  最大的好处,自然就是他自己这个国家级名师开的辅导班;其次可以等工厂正式运营起来后,可以按捐款金额让他们以出厂价购买耐火砖和水晶玻璃。

  周王府同款,防潮防火、耐高温不易烧裂,在屋里砌上一层便能多一分人身保障。

  这两样好处果然动人心,马同知与苑、程二人听着都想捐款了。苑通判激动得面红心跳,忍不住当面问起:“大人说的是真的?大人肯开书院讲学?可还能办当初福建那样的讲学大会?”

  若还开讲学大会,选他们这些地官做评委呢还是讲师呢?周王殿下会不会也动玉趾降临,亲自听他们讲学?

  他一面想得高兴,一面又怕自己想得太美,然而现实竟比他想象的更美好,宋大人就在他眼前许诺道:“先办书院,暑假如有闲暇便办个小型讲学会,不然就推到十一以后,正好也到农闲时候了。咱们汉中府也可建个福建那样的论坛,不开会时就面向世人开放,凡有真材实学的都能上去讲学,涨涨汉中府的向学风气!”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