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7、陈曦去多伦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的弹种,另外还带上了海军用的链弹和杠弹。要是碰上蒙古骑兵也打算试验一下。

  这次试航,火器车间的负责人,兴禾铁厂的老牌大匠师付老六也带着六个学徒跟来了。

  他要趁机测试他们的火炮。

  这条船上用的火炮和燧发枪都是他们生产的。他和陈曦一样,都是要趁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产品。

  前主炮是兴禾铁厂出品的,付老六亲自主持铸造的。

  兴禾铁厂现在完全掌握了各种大小佛郎机炮和发熕炮的铸造。下一步,就要铸造舰船用的长口径比的舰炮、守城用的重炮、车营和步兵用的轻便野战炮。

  现在铸炮的材料,已经从铜、铁换成了平炉钢。使用铁模铸炮,油冷却。极大的减少了气泡产生,成功率从这个时代的百分之十五,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

  使用钢材可以把炮壁铸造的更薄,大大减轻了重量。

  而且性能超过了目前大明使用的进口红衣大炮。

  如果用青铜材料铸炮,虽然铜炮安全些,不容易炸膛。但是,铜炮多次发射,容易热膨胀,扩大炮膛,导致精度下降极大。

  而且铜比铁重太多了。铜毕竟是铸钱的材料,价格昂贵。

  铸钢材料就好很多。

  价格便宜,强度和韧性更好,而且可以铸造的更薄,重量就下来了。或者同等重量长径比更大,射程更远。

  驾驶台被放在了船中部的顶部。是一个简陋的木板铺设的小平台,这里视野好。便于看清航路,也可以方便的用铁皮管子向下传递命令给船后部的驾驶舱。

  桅杆顶部有一个简单的瞭望的望斗,在桅杆的顶部。桅杆是钢管的,爬梯是铆接的。望斗在桅杆顶部,就是简陋的围了一圈瓦楞钢板。

  蒸汽船呼哧呼哧的喷吐着浓烟,以大概五节多的速度逆流向上游驶去。

  驾驶台上驾驶的是陈志坚,杨凡不放心,把北塘船厂的几个人都派来了。

  陈曦不顾锅炉在夏天的酷热,每隔一会就到后舱检查一下,并用小本子记录下来机器工作的工况。

  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不算慢了。大概一个整天就可以到多伦了。

  中午的时候,这条船已经出了长城沿线很远了。已经沿着滦河进入了丘陵河谷地区。

  陈曦擦擦汗,从后舱沿着扶梯走上了驾驶台,这里陈志坚带着几个徒弟小心的驾驶着。

  内河不比大海,暗礁多。而且河水越往上游越浅。

  特别容易触礁和搁浅。

  这条航路好在熟悉,带了之前用人力船时的向导李善,做水文员,在驾驶台上辅助指挥。

  “这里有些浅滩,对,尽量靠左边一些。”李善大声喊道。

  这一路上,他起了很大的作用。航行还算是顺利。

  驾驶台上风很大,感觉很凉爽。

  陈曦惬意的把着栏杆四面观赏风景。

  “陈大匠师,浅滩这么多,天黑了,还能开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