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0、朝议_明末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入阁的资格。也就是前文东林试图用囚犯代替援军,准备坑一下九原城的杨凡,小娘皮让林月如把这件事的内幕透漏给温体仁,给东林找个大麻烦。

  孙承宗此时也已经入内阁为阁老。但是他是东林老前辈,地位超然。他站在崇祯左手边,备咨询。他是帝师,以太子太师职衔,领中极殿大学士,总督京营戎政掌京营练兵事,兼督理兵马钱粮事。

  孙承宗本来在通州办公,因为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所以赶来开会。

  皇帝的右手边是英国公张之极、定西候蒋炳忠。旁边还有一个身穿戎服少年,是崇祯的表弟刘文炳。刘文炳今年才十四岁。但是,崇祯已经开始着意培养他了。

  崇祯的生母是孝纯皇后刘氏,刘氏有个弟弟新乐侯刘效祖,刘文炳是刘效祖的儿子,也就是崇祯的表弟。比崇祯小五岁。刘文炳谨慎厚道,不随便交结,只是与宛平太学生申湛然、平民黄尼麓及驸马都尉巩永固等人交好。

  崇祯看向孙承宗,问道:“孙师傅,你是老于兵事的人,你看赤峰城是守是撤。”

  孙承宗踌躇良久,不好作答。

  李标他们定下沿河筑垒的策略,并没有和他商量。他长期离开朝堂,已经过气了。在东林内部的话语权,也远不及李标和钱龙锡。人家就打算听他的意见。虽然都是东林一脉。但他的威望很重,李标和钱龙锡担心崇祯用他为首辅。

  而这个布置明显是有问题的。那就是分散兵力。

  当初之所以这样安排,为的是堵住皇帝和大臣们的嘴,他们好把杨凡的胜利成果侵吞一半。把热河从漠南蒙古割出去。如果按照军事上的考量,其实更应该在燕山的各个山隘口修筑坚固的堡垒,利用有利地形更为有利。

  这样设置,敌人实力强,就据险而守。如果把敌人拖得兵老师疲,则大军出关反攻。这样主动权可掌握在大明的手里。

  但是,这样就把东部草原放弃了,导致整个漠南蒙古门户大开。建奴会趁机把漠南抢过去。如果不想哈拉沁故地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漠南整个交给杨凡防守,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漠南交给杨凡了,晋商八大商团的走私怎么办,东林也不可能再想沾辽东和建奴贸易的红利了。只有他们控制和建奴接壤的地方,才能保护走私。

  孙承宗虽然天启朝就致仕了,离开朝堂很久。但是,这里边的猫腻,他还是清楚的。

  “兵法上有一句话,叫做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说的就是现在赤峰的这种情况。”孙承宗还是决定,不给李标、钱龙锡背书。

  这件事非同小可。若是出了问题,自己可不担责任。

  李标和钱龙锡惊讶的看了孙承宗一眼。没想到孙师傅居然提出了不同意见。

  崇祯心里认可了孙承宗的说法,三万人守一座城池,被二十五万人围攻,肯定是守不住的。况且赤峰城根本就没有完成,好多地方没有包砖。里面的水井、房屋、火药储备都不足。

  李标看皇帝打算撤退老哈河沿线的诸城堡,顿时急了。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