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一章 建议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如果担心分兵北上进驻义州城,会引起满鞑子的猜疑以及战争的话,那么不占义州城也可以,起码可以命令祖大寿从锦州城里分出一股兵马,前往驻守营州卫城废墟三座塔。

  三座塔所在的地方,就是大明朝永乐年间及以前存在过的营州卫卫城,与义州城不同的是,这个地方城池虽小,但是并非是因为战争或者人为破坏而废弃的。

  这座城池的丢失,是大明朝永乐年间主动把营州卫撤回关内而造成的。

  如今二百年过去了,营州卫城早已不复当年的样子,但是仍有大片的断壁残垣存在着,至少从辽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三座辽塔安然无恙。

  而这三座辽代佛塔的存在,也正是明朝中后期三座塔地名的由来。

  分兵驻守了这个地方以后,且不说将来对于守住辽西有多大帮助,至少能够派驻一个前哨,随时提防着归附了满鞑子的东蒙古诸部落南下犯边。

  与此同时,也能够截断了从张家口或者独石口出境的山右商队从此经过,在军需物资上断了满鞑子的一个来源。

  除此之外,杨振通过张若麒还建议,从登莱方向派一支兵马渡海前往东江镇旧地,继续移民实岛,两三年之后就能再次从东江镇旧地对满鞑子形成牵制了。

  可惜的是,他的所有这些想法,在内忧外患越来越严重的大明朝的朝堂上,却注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崇祯十二年的大明朝,内忧外患一个比一个严重,头年冬入寇关内的东虏大军刚刚撤离北直隶和山东地区,之前归顺受抚的张献忠、罗汝才、惠登相等流寇头子降而复叛,大闹中原、湖广地区,致使京师与江南几乎断绝了联系,也让大明朝廷的财政困难更加严重。

  崇祯皇帝顾得了北方,顾不上南方,抽调了军队应对东虏,就没有办法一鼓作气扑灭流寇,就这样不得不两线开战,来回折腾,最后折腾得整个大明朝,也有包括他自己筋疲力尽。

  如果过他在年初的时候不抽调洪承畴、孙传庭两路人马北上京师,那么这两路人马差不多可以把中原、湖广一带的流贼剿灭七七八八,接下来就好办了。

  哪怕他留下一路人马在中原地区坐镇,那些走投无路不得已受抚的流寇头子们,也绝不敢贸贸然降而复叛,重新造反。

  当然了,如果那些流寇头子们再次造反之后,他要是下决心把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个人里边的任何一个派回去,收拢各路败兵去镇压,那也行。

  然而可惜的是,崇祯皇帝既没有派洪承畴去,也没有派孙传庭去,而是派了他最信任的一个辅臣,最能夸夸其谈吹牛皮的内阁大学士杨嗣昌。

  杨嗣昌去了湖广地区,口气很大,魄力貌似也很足,一边南下,一边给崇祯皇帝不断上书,准备要毕其功于一役,把所有流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