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四章 可惜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心底的失望,杨振能够理解,但是他却不准备迎合他,这倒不是因为杨振觉得他的策略不正确。

  相反,若是这样的策略能够得到坚决的执行,那么大明朝大有希望能够得救。

  但是,杨振很清楚,这个策略虽然正确,但是在大明朝堂上,尤其在崇祯皇帝那里,不可能得到坚决的执行。

  因为自从王在晋当年提出这样的战略之后,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平白放弃山海关外四百里的疆土,这个决定任何人都不敢做出,也没有人敢承担这个责任,包括崇祯皇帝本人。

  杨朝进有想法,杨振很欣赏,但是他却不支持他这么做,因为这么做等于白费功夫,而且徒劳地置自身于险地。

  所以杨振与杨朝进谈到最后,只是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战略供他斟酌,并请杨朝进返回京师之后转告给王德化王督主。

  杨振的战略,不是杨朝进从王在晋那里抄来的堵塞守关,而是毛文龙当年行之有效的敌后游击。

  杨振将自己的这一套战略打法,概括为先内后外,海攻陆守,向杨朝进解释了一番,并请他务必转告自己的世叔秉笔太监王公王督主。

  杨振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够通过他的手,重建东江镇,以辽东半岛两岸的那些荒岛为跳板,继续袭扰满奴的后方。

  然而,可惜的是,杨朝进只是敷衍了事地告诉杨振,他会把话带给王德化,其他的则什么也没有说。

  杨振略一想,也就明白了杨朝进的心思。

  他自己心心念念想要重建东江镇,从海上进攻满奴后方,可是要这么做,则需要大量的粮饷。

  当年东江镇为什么不废而废了呢?

  除了东江镇各路人马自身分崩离析,竞相投靠了满鞑,使得皮岛最终被攻陷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各岛粮饷不继,朝廷供应不起。

  当年尚可喜裹挟着长山岛、广鹿岛、石城岛等地军民,渡海投降满鞑之后,这些海上岛屿,并没有被满鞑派出军队进行实际占领。

  就连皮岛被满鞑子攻陷之后,满鞑军队也只是杀光了岛上人口,毁掉了岛上城池,然后选择了撤军。

  如果大明朝这边有心重建东江镇,或者随便叫个什么名字也行,至少在军事上,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只要从登莱或者南方各地抽调船只军队,再次渡海过去,登岛驻扎就可以了。

  可是为什么大明朝没有这么做?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粮饷,既然没有粮饷,那么派出越多的军队,钱粮负担就越重,到最后依旧要重蹈东江镇的覆辙,甚至是白白给满鞑子送人头。

  所以,自从皮岛失陷之后,重建东江镇的事情,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满朝文武反倒是在错误的方向上,即辽西,一再用力。

  最终一直耗到大明朝彻底土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