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零章 答案_大明新命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可有什么定案?末将敢问,大人要派谁去,多少人去,谁人领军,又是去向哪里?”

  杨振连着喝了两碗酒,已经略有了一些酒意,此时听着声音看过去,却是夏成德在向自己提出问题。

  夏成德在之前的军议之上,提出了很多异议,不过到最后,他还是执行了杨振的决策。

  这些日子里,夏成德在观察着杨振,杨振也在观察着夏成德。

  杨振没有多少时间和耐心,跟这种军中的老油条打太极,磨性子,他的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

  如果这个夏成德愿意为自己所用,那就继续留着他,最终把他拉到自己的这边来。

  如果这个夏成德始终违逆自己,不愿为自己所用,那就没必要再留着他了,随便寻个机会就能把他干掉,然后收编了他的队伍。

  一切都取决于下夏成德本人是不是开眼,是不是识时务。

  包括对待吕品奇,杨振也是这样的态度,若是愿意合作,就留着用你,不愿意合作,就拉倒,在大战来临之前一定把你干掉,免得坏了大事。

  所以,这些天来,杨振也没有单独约见夏成德,也没有单独约见吕品奇,他就是要看看这两个人到底有没有继续留着的必要。

  不过观察的结果,却让杨振多少松了一口气。

  在那次军议上一直与杨振的意见不合的夏成德,在军议之后,却没有顶着杨振的决策不干,而是基本执行了杨振的决策意图。

  夏成德参考了杨振在先遣营的做法,也将自己的部下变成了四队,先是优中选优,精心筛选出了三百骑兵,将自己的儿子夏舒和一批心腹家丁安排进去,搞出了一支精锐的中军马队。

  并且集中了他自己手里几乎所有最好的资源,比如甲具,刀枪,弓弩,火器三眼铳,优先装备了这一支精锐马队。

  然后,他又从剩下落选马队的那些人中,选出了四百还算身强力壮的青壮士卒,搞出了两支步兵——一支二百人的长枪手队,一支二百人的刀盾手队。

  最后,挑选剩下的所有老弱,大概有四百多人,统统编入了辎重杂役队,让这些人一方面做备兵,一方面干杂活。

  这些日子以来,夏成德所部辎重杂役军卒,已经开始分批被派到西门外的城墙下面,轮流干起了开荒耕作的屯垦活计。

  夏成德所部拣选剩下的这些专司打杂屯垦的营中老弱,每天里早上出城,日出而作,傍晚入城,回营歇息,一切仍行军法,倒也井然有序。

  从夏成德的这些做法来看,这个人倒也不是一味的糊涂。

  相反,他骨子里还是一个精明人,知道杨振这个分门别类、编配卒伍的编组法,实际上对他有利。

  与此同时,松山城里另一支归属杨振这个松山团练总兵官节制指挥的队伍,即参将吕品奇的人马,却是照搬了杨振在先遣营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