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4章 庞大的土方工程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悄然来到了6月初,赵一从大西北回来也才一个月的时间,好在手里能忙的工作都基本上忙完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留给高端机器人去做就可以,不需要他亲自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实验,新型吸收辐射原料的苔藓植物基本上确认了下来,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明确的验证,剩下的工作就是在现实世界将这种苔藓植物给研发出来。

  自从有了高端机器人后,赵一的工作就相对轻松一些,他只需要负责关键部分就可以,剩下体力劳动部分,基本上不需要他再插手。

  当他刚刚闲下来没有多久,由摇光环境治理公司建设的水凝胶工厂基本上已经建设完毕,相应的输送管道也完成了一部分,具备初步试验的条件。

  为了现场观察水凝胶的实际效果,赵一打算亲自去现场看一眼,而不是听摇光环境治理公司的报告,这样直观性比较差。

  塔里木盆地的改造,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向天借水,如果水凝胶的效果不是特别的好,那么就必须要及时调整,所以他对这一步也是非常的重视。

  他的专机是直接飞往乌鲁木齐,然后再乘坐陆路交通工具越过天山山脉,来到库尔勒市,一路上非常的颠簸,交通问题始终是这边的大问题。

  好在过来的时候,也看到修建高速公路的现场,简直是热火朝天,为了尽快完成这边的基础道路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国有筑路公司可谓是将很大的精力放到了这边,根据相关数据,调到这边的筑路工人人数规模达到了50万人,使用筑路工程机械多大5万台。

  其中从内地调过来的,具备技术条件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数量就多大10万人,剩下的工人都是从当地周边寻找的,做的基本上也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体力活。

  不过为了让这边的人有一个生存手段,在筑路的过程中,从内地过来的技术工人,也毫不吝啬的交给他们如何操纵机器。

  因为这边的工程今后还会非常的多,用工规模甚至比现在还要大,根本不用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只是担心技术工人数量不够。

  而且内地技术工人来到大西北,对于这边的气候适应还是不够,很多人并不习惯这边的气候条件,只是没有办法,不过来,这边的工程就没法开工。

  所以他们很多人倒是愿意教导当地的工人学习机械操作技术,如果这边有足够的技术工人支持后续工程建设,他们就可以调回内地,条件要比这边要好很多。

  当然,为了鼓励技术工人教导当地工人技术,筑路企业也是拿出了一定的奖金出来,对带徒弟的师傅进行额外的奖励。

  目前建设的高速公路,是环塔里木盆地高速,全程4000公里左右,等到环形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之后,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