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4章 巧合还是实力?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段时间,我们举行了一次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解决方案讨论会,会议上我们讨论了南水北调、海水淡化和大西北人工增雨三种措施。

  经过谨慎的讨论之后,觉得这三种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是其中也有各自的优劣。

  南水北调虽然耗资不一定是最多的,但是他的致命弱点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每年的总调水量相比起整个北方缺水问题是杯水车薪,只能是重点解决一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第二个就是海水淡化,按照赵院士的话说,就是使用海水淡化替换城市用水,减少城市供水系统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消耗,让这些水源用于生态恢复和农业灌溉。

  这条路子也是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按照赵院士的评估,通过提高技术的办法,将淡化海水送入用户家里,可以做到每吨价格在元左右。

  虽然比现在大部分城市供水价格要高一点,但是我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和百姓的收入相比,还是具备一定的承受力。

  目前我国的城市居民人均用水量为200吨左右,按照一家四口计算,每年的花费大约在400元左右,根据一些数据统计分析,去年12月份,国内人均收入为1205元。

  而且采取海水淡化的方案,就不用受到水源地水量的限制,几乎可以做到无限量供应,而且元每吨的价格,还可以让政府不需要补贴自来水费。

  所以综合来算的话,这个方案相比起南水北调工程,更加划算一些,也能够对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只是这个方案的缺点就是惠及的距离不能够离海岸太远,海拔不能够太高,海拔太高的话,输送水资源的过程中,电能的消耗和管道的铺设成本都较高。

  我们都知道大西北距离渤海有上千公里,而且那边的人口密度较低,海拔也相对较高,建设管道的成本摊到水价里面,占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除了日常生活和工业用水外,农业上面的缺水问题也非常的突出,想要解决不是不行,只是投资规模太大了。

  在会议上面,有专家提出了采取低空和高空水汽辐合的方式,将新疆地区飘过来的高空水汽形成降雨,解决大西北的缺水问题和气候问题。

  不过我们算过,想要达到一定的效果,每年需要向大西北,或者是罗布泊输送1000亿立方米的淡水,让罗布泊形成面积万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

  我们经过谨慎的讨论,这种方式从理论上是可行的,至少能够恢复到秦汉时期大西北的气候环境,到时候大西北的气候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不过各位也应该猜得到,这个方式的难点就是在于工程量太大,耗资也非常的庞大,想要达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