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7章 “无心插柳”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上面跨度太大,省略掉中间环节。

  像他手里研发出来的光子芯片,和目前的硅基芯片相比,属于跨越性很大的科研项目,这中间的过程如果省略掉了,对于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效果自然也就差很多了。

  如果是几次如此,还好一些,通过时间来慢慢的消化技术跨度太大造成的问题,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太多的话,那带来的问题就非常的大了。

  这就和学生读书一样,一年级的课程还没有学明白,马上就进入到二年级,二年级的课程同样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的就来到了三年级。

  最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学习的进度,对于许多问题的疑惑也就越来越多,聪明的人,不得不回头从一年级又开始慢慢的理解学习,该花费的时间一点都没有省掉。

  另一部分人估计就是破罐子破摔,上课继续入听讲经一样,根本就听不进去,慢慢的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最后就成为了问题学生。

  说实话,他已经在我国的科研领域按了无数次的快进键了,目前貌似还能够应付的过来,主要的原因还是有他在,即使有问题他也能够解决。

  但是万一他不在了,或者是不在这方面提供大力支持的话,那我国科研实力就相当于使用了爆发性违禁神功,效果过去之后,就会陷入到虚弱当中。

  所以自从我国在工业关键领域全面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之后,除非必要情况下,他已经开始有所节制了,不会像一开始那样不停的开挂。

  至于科研深度,这一块我国目前其实做的还不错,特别是他提供给他旗下企业机构的相关理论被发表出来之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

  但是并不是说这里面没有任何问题,科研其实就是叠床架屋,目前的高端科研领域,许多都是从他发表的论文之上建立的,看上去深度也足够,但是却缺乏更原创的东西。

  他所理解的科研深度,是指科研项目更加具有开创性,而不仅仅只是在别人的理论基础上叠床架屋,而科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开创性的新发现。

  这也说明,我国目前科研人员基础知识还是挺扎实的,但是开创性却是不足,也就是说缺乏众多的大师级人物,能够独立开创新的科学领域。

  其实自然科学领域,就算是科研深度不够,至少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因为目前全世界在基础科研领域的成就也不是很多,和之前科学大爆发时期比起来差得远。

  而且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也很好界定,一是一二是二,相当的简单明了,这就和古代的武术界一样,想要决出第一非常的容易。

  但是社科类的研究,我国存在的问题更大,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变得更加复杂的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