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8章 路越走越远了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并不多,就是一张普通的证件照,甚至连日常照都没有,介绍也相当的短,就是关于他获得了菲尔兹奖的情况,其他就没有任何信息。

  目前千寻科技公司的网络百科已经是世界上词条数量最多、百科介绍最全面、影响力最大、用户访问量最多的互联网工具了。

  如果是在网络百科上面查询其他人,那洋洋洒洒、事无巨细,使用的篇幅都非常的长,基本上比当事人还要记录的清楚。

  就是拥有如此巨大能量的网络百科,针对赵一的介绍,也只有寥寥几行文字而已,关于他解决的数学问题,还需要另外点击跳转页面才行。

  这样的介绍实在是太简陋了,如果不是网络百科一本正经的介绍,让人完全无法和获得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得主联系起来。

  赵一看着现场忙碌的记者们,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来回忆或者是查阅资料,他又不是真的来显摆的,只不过是句调侃的话而已。

  他接着说道:“关于高铁技术研发的问题,只是我国需要超高速铁路技术,来加快全国人员和物流的沟通需要,所以超高速铁路项目组就这样成立了。

  这是我国研发超高速铁路的动因,至于研发过程就没有太多有必要讲的东西,这是一个集体研发的结果,作为总工程师的我,也只是出了点绵薄之力。

  技术技艺也,虽然我们之前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储备不多,但是并不是毫无准备,只需要整合全国的相关科研力量,加上一点点想法,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当然,虽然说起来轻描淡写,但是在研发的过程中,项目组的全体同仁还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废寝忘食的研发,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拿出完整而成熟的技术。”

  说实话,他虽然在这个项目组里面,但是项目组的具体管理和他毫无关系,甚至里面有哪些成员,他也不甚清楚,就算是让他说,他也说不出来呀。

  所以干脆就点到为止,如果百姓真的愿意了解这背后“可歌可泣”的故事,到时候让有关部门和央视推出相关的纪录片就可以了。

  其实只要有了总体技术规划和关键技术资料,按图索骥之下,只要组建一个踏踏实实干活的技术团队,难度并不大。

  赵一轻描淡写的讲述,并没有引起广大记者的共鸣,只是碍于现在的场合不合适究根问底,他说什么记者就记录什么。

  这个话题过后,下一位是一位德国记者的提问,当年赵一在德国领奖的时候,在德国还造成了一时的轰动,那里也成为了赵一发家的地方。

  只是之后赵一像是归隐了一样,没有传出来任何有关他的消息,开始还有记者想要面的面的采访他,结果都是徒劳无功,想要联系到他都联系不到。

  再加上他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