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军工联合体和市场环境复杂化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的军事装备有显得无往不利,是军方乃至政府无法拒绝的,毕竟提高国防能力才是第一要务。

  所以为了加强这些国企的研发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政府的协调下,以及这些企业强烈的意愿下,开始了整合,组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这样的话,几家军用航空研发单位就在一个集团企业门下,就可以集中研发力量,对国内空白领域进行关键性攻关,期望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就如这次空军装备交付测试仪式上,还有许多空军装备是没有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华夏军事工业公司人才数量不足,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是对关键领域、重点装备进行研发和生产,这样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

  也有他们基于现实的思考,虽然他们的技术实力很强,但是并不是无敌的存在,很多东西,他们也是刚刚进入,很多方面也在完善当中,无法顾及全面,必然有所取舍。

  更重要的是,华夏军事工业公司也知道在这种领域一家独大,处于垄断地位其实是很危险的,必须要给竞争对手留下一定的空间来生存,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局面。

  虽然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自我感觉,自己进入的领域,想要让自己吐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也有很多较低端的,不是那么敏感和关键的军事装备领域,是没有必要插足的。

  再加上很多关键零部件领域,现在国内的基础也比较牢固,算不上华夏军事工业公司独家拥有,这些基础关键领域,也是可以被这些企业所利用的。

  就拿星空动力公司的军用飞机发动机来说,既然能够出售给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就一定可以出售给其他国内空军装备研发单位,而且还不好拒绝。

  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其他的企业里面,例如基石材料公司,难道可以拒绝提供相关的材料吗,天工精密仪器公司当然也无法拒绝这样的合作要求,因为没有理由拒绝。

  这就为国内其他军备研发单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们完全可以专注于整机的设计和研发,关键零部件完全可以委托这些企业来完成研发。

  这样不仅大幅度缩短研发周期,同时也会大幅度降低整体研发成本,同时整体质量也会得到巨大的提升,虽然不一定能够和华夏军事工业公司正面竞争,但是也算是有一战之力。

  为什么之前没有想到合作呢,最大的阻碍还是因为国企和私企之间的鸿沟,别看国企改革如火如荼,但是目前还没有涉及军工领域。

  而且赵一的这些企业,之前搞军工零部件研发,也是悄咪咪的进行,外界根本就无法获得相关的消息。

  虽然他们之前在民用领域闯出了偌大的名头,在民用领域的实力也是首屈一指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