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4 开明(2)_簪缨问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会想,他这个吏部侍郎,是不是也天子暗中的手腕之一。想用他来钓出那些心怀不轨的逆党。

  也正因此,温峤才越发克己奉公。两朝为人,历经战乱,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今天子,要远胜司马诸王。倘若愿做个醉生梦死之人,他早就渡江南下了。而待在大赵,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还怕无处施展吗?

  等到他那幼子年满六岁,便送到崇文馆吧。长子可以恩荫袭爵,其他的子嗣,却要各凭本事。当年他家父叔六人便有“六龙”之称,他的子嗣,又怎会不如?

  何止是温峤,这次制科变革,也让不少人心中起了波澜。然而出言直谏的终是不多。前些日子还传来消息,江东又有民变,十数县府被破。更别提匈奴占据的地盘了,光是雍秦二地出逃的流民,就有数万之巨。简直民不聊生。

  天下虽大,安身的地方却也不多。还是家业和小命为重。

  没人反对,剩下的就是歌功颂德了。恩科取中的士子,也依例入宫陛见。

  立在东掖门外,孙璋只觉脊背见汗。自从知晓自己登了杏榜,且位列“文经邦国科”前三之后,他就亢奋的昼夜难眠。这可是恩科得中啊!就算不如常科,也能入朝为官。若是外放,起码也是县丞起家。放在几年前,恐怕做梦也不敢想!

  更妙的是,与他相交的另外三人,也尽数取中。除了邹谦名次稍逊外,陆淳和朱约考的都不差!以后他们四人,就是正经的“同年”。官场之中,也能相互照应。

  如此喜上加喜,怎能不让人兴奋难安?因而站在这掖门前,别说汗重湿衣了,孙璋的两腿都有些发软。恩科不比常科,没有三鼎甲之说,亦无法进殿奏对。但是能站太极殿外,一睹皇城壮伟,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陛下有旨,宣新科秀才入宫面圣!”传旨的声音,自宫内遥遥而来,回荡不歇。

  常科及第称“进士”,恩科取中则唤“秀才”。才之秀也,国之干城。这是圣天子对他们的嘉许,亦是恩典。听到礼官口中的这声“秀才”,孙璋目中热泪都险些落了下来。

  拼尽全身气力,他和众人一起谢了皇恩,紧随导礼官,迈步入了皇宫。

  方才的宫墙,就雄浑厚重,让人敬畏。然而真正踏足宫城,孙璋才知自己孤陋。披坚持锐的羽林卫列道而立,手中兵刃金光闪烁,寒气四溢。御砖似镜,殿宇若林,远处城阙飞挑,衬得天都低了几分。

  穿过了止车门,再过翔凤楼,入端门,把那华美绝伦的总章观置于身后,“三朝五门”中的中朝,尽数展现眼前。

  五德轮替,赵代晋,为火德,尚赤。面前那大殿,碧瓦赤柱,巍峨肃穆,犹若巨兽盘踞玉台之上。升殿的御阶延绵,尽作朱色,一阶一阶似无边际,融入殿中。太极殿前香炉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