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93章 崇祯帝的掣肘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祯帝缓口气,在龙案座下来,喝一口刚沏的香茶,不由想起昨日的事情来,昨天次辅陈演带了群臣来见,说虽然正在城中招募义兵,十万义兵也可以按期招募完成,然建虏大军已经过了三河,不日就能到京师城下,京师兵力依然有不足,尤其是还要防卫西山和西直门的情况下,因此,密云总兵唐通的兵马,不宜再调往运河,应该留守京师,一番讨论和斟酌后,他同意了陈演的看法,给唐通传旨,令他不去运河,而是卫戍京师。

  在这之前,崇祯帝知道,太子已经给唐通下了命令,令他防御运河。

  不过崇祯帝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运河兵力不足,可以再想其他办法,但京师却是一定要保证的。

  一个时辰后,接近黄昏时,洗漱干净,换了大红龙纹便服、戴黑纱帽的皇太子进入乾清宫,向崇祯帝请安。

  见礼之后,朱慈烺将自己通州之行的经过,大略向崇祯帝禀报了一遍,听到通州城防稳固,保督杨文岳亲自坐镇,通州无虞之后,崇祯帝欣慰的点头。

  建虏大兵压境,内外交困之中,也只有太子能给崇祯帝带来一些慰藉和信心了。

  等听到运河防线的布置基本展开,各部到位,但兵力比较紧张,尤其是最缺乏机动支援的骑兵之时,崇祯帝先是默默,然后用陈演的理由说道:“建虏刚到,不论造船还是造桥,都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运河是无虞的,只要严守四座石桥,就不用担心建虏渡河,等月底,山东总兵尤世威的兵马到了运河,运河兵力有所不足的问题就迎刃自解。”

  朱慈烺却不能认同,山东尤世威虽然有三千兵马,但多是步兵,骑兵不足五百,即便到了运河边,其机动支援的范围和能力,也是有限的,而唐通这一次入卫京师的两千人都是骑兵,相比之下,将唐通用在运河才是合适的。

  何况,建虏的主力大军随时都可能到,黄太吉非是常人,朱慈烺不敢确定他的脑袋里是否会忽然冒出什么高明的点子,以至于趁虚而入,渡过运河,因此,补充运河的骑兵,迫在眉睫,一日也不能拖延。

  朱慈烺没有提唐通,因为不可能了,崇祯帝刚刚命令唐通入为京师,不说崇祯帝是一个好面子的皇帝,即便是不怎么爱惜面子的皇帝,也发不出朝令夕改的旨意。

  如今,只能想其他的办法。

  “杨文岳是能臣,不枉朕对他的信任。”崇祯帝的精神又振作了起来,眼睛里泛着光。

  朱慈烺不语,杨文岳之才,比洪承畴孙传庭差得远,和卢象升也有不小的距离,崇祯帝当日信任洪承畴和卢象升,却都没有能完成托付,以杨文岳之才,在没有其他帮扶的情况下,怕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更重要的是,运河兵力并不充裕,这种情况下,现在对杨文岳的绝对信心,都可能会转化成事后对杨文岳的绝对愤怒和伤害。

  就像当日袁崇焕一样。

  “京师内外兵马都由你统派和指挥,有什么短缺,尽管开口向朕要,一定一定不要辜负了朕和天下臣民对你的期望!”崇祯帝望着太子,深深期许。

  朱慈烺双膝下跪,肃然道:“儿臣定不辱命。一定不教建虏逾越京师和运河。”

  ——————感谢“不爱会怎样”的打赏,谢谢~~~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