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5章 票房爆发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1年,文化部批准成立中影公司,中国电影改变了过去的分账模式,开始实行统购统销。从那之后直到1993年,统购统销被打破,推行分账制,在这四十年中,中国电影的成绩不是由票房来衡量的,而是由人次的来衡量的。其实统计票房和统计人次各有各的好处,即使在几十年后,有些国家依然是统计人次的,比如法国,比如韩国。

  在实行统购统销的四十年中,中国电影并不是不统计票房,中影公司要跟地方电影公司分账,所以,中影公司其实是有统计票房。只不过由于没人关心电影的票房数字,中影公司并没有将票房数据公布。

  现在情况跟上一世不同,国家成立了出口公司,而出口公司是要跟中影公司分账,票房多少决定着出口公司能分到多少钱,因此,出口公司对自己的票房如何非常关注。从去年开始王岚西就让中影公司成立了票房统计小组,像国外那样,每周要将统计出来的票房数字上报。

  现在虽然不像后世那样,电影院是联网的,票房数字是实时的,但统计票房也没有想象的负责。因为现在电影上映的方式跟后世有些不一样,是按轮次上映的,一般都是一线城市放完,才能到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放完到三线城市放,这样依次往下传,等到了农村可能都两三年以后了。像《锄奸》上映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而农村放映才刚刚开始。

  由于第一轮放映集中在一线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也就三十来个。省电影公司只需要把省会城市各个电影院上报的数据汇总,并上报给中影公司,由中影公司统计出最终的数据就可以了。一般到了周二下午,出口公司就可以拿到电影的一周票房。

  许望秋对《猎鹰》的票房很重视,因为电影的首周票房决定着电影未来的走势。

  很多人提到《少林寺》的时候总是会说,《少林寺》票房破亿,当时电影票一毛钱一张。《少林寺》票房应该是破亿了,但票价并不是一毛钱一张。这个时代的电影票大致分为六个等级,其中大、中城市根据影院情况分为4个等级,3毛、2毛5、2毛、1毛5;小城市,县城分为两个等级,一毛5,一毛;而农村不售票,以包场为主。

  尽管现在一部电影要上映两三年,但真正重要的应该是第一年的票房,尤其是前面两三轮的票房。电影上映的轮次越往后,电影的票房越低。到后面给农村放映的时候,出口公司是不能分账的,属于给农村观众的福利。

  吃过中午饭,他就跟张一谋来到了王岚西的办公室,等《猎鹰》的首周票房出炉。由于票房还没有出路,他们就跟王岚西闲聊。

  许望秋和张一谋马上就要去法国参加戛纳电影节,张一谋是个老实孩子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