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1章 雄辩之士周公瑾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行二名之禁,后面虽然光武帝刘秀虽然复兴汉室,但这种规定却依旧被继承了下来,更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导致东汉甚至后面的西晋无论高低贵贱,皆以单字取名。

  而若是单姓再加上单名,便经常会出现人名重复的情况,这也导致汉晋时期,时人自报家门,一般会加上自家的籍贯,以免出现误会。

  周瑜不卑不亢地回道:「禀刘公,在下正是庐江出身。」

  「原来你便是公瑾世侄,难怪有此轩昂气宇,湛然若神。」

  刘表的神色愈发和缓了,连连点头:「贤侄方才说我荆州灭顶之祸眼见在即,不知其中何意?」

  对方既然客气起来,周瑜也不介意先说几句好话,「瑜一路南下,途经数郡,皆土掩白骨

  荒草杂生,生民之可怜不幸,让人泪下,惟进得荆州,却见商船络绎,百姓人人面有喜色,又有那学馆启蒙幼童,读圣人儒经,声声入耳,足见刘公治政有功。」

  听到这话,刘表面有得色,嘴上却谦虚起来:「贤侄过誉也,荆州能有今日气象,无非是敬天子,爱黎民,王州牧若也这般行事,徐、扬二州亦能安然太平。」

  「然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周瑜微微一笑,「境内太平,境外却有狼子野心之辈,时刻觊觎,这便是在下今日与鲁征事同来荆州的原因,不仅是为扬州百姓求取粮秣,亦为刘公排解忧难而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客的目的各有不同,如张仪、苏秦者为的是谋取富贵,而如子贡者,为的是排难解纷。

  这时右侧又有一荆州文吏站起,嘲笑说道:「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你这是在以子贡自居了,难道你就没有听说过‘子贡辩智而鲁削,的故事么?」

  相比谋取富贵的纵横家张仪、苏秦,排难解纷的子贡在儒生心中的形象要好不少,不过子贡人生最大的污点便是在齐国攻鲁时,不论他如何游说,齐国人只是坚持一个极为简单的观点,您说得很有道理,然而我们要的是土地,不是要听您的道理,最后大举攻鲁,直到都城十里外,重新划定两国边界。

  这个故事后面被韩非子引入《五蠹》,称「子贡辩智而鲁削」,所谓的机智善辩根本不是保全国家的方法,只有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生存的正道。

  周瑜闻言笑了笑,问道:「请问阁下是?」

  那人傲然回道:「侍中庞季。」

  「原来是说降江夏贼张虎的庞先生。」

  周瑜点了点头:「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这是韩非《五蠹》中的话。韩非在后边总结地说道:‘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儒生,也是他所言道的‘五蠹,之一。」

  「我久闻先生的大名,乃荆州名士,文名四方,若按照韩非的‘五蠹,来说,那么先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