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卷 奉安大典_大明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和鸿胪寺,太常寺备下酒果香烛以祭神灵。金水桥并无神祠,已着礼部官员,前一日祭祀。

  隆庆帝,陈皇后,李贵妃,皇太子朱翊钧,潞王朱翊镠,以及后宫诸妃,皆着玄色哀服,随于梓宫之后。

  从午门外到大明门外,已是乘夜设下启奠,另有司礼监备下香烛酒果,沿途祭祀。

  卯时三刻,皇极殿梓宫前,自皇帝以下,行四拜跪送礼,焚币帛祝文。

  辰时整,礼部请隆庆帝换祭服,移驾太庙,祭献酒食。

  “请肃皇帝神主附享太庙。”太常卿徐陟,乃内阁首辅徐阶之弟,此时却也丝毫不敢怠慢,只等献祭过后,连忙肃颜宣道。

  “请太祖皇帝,文皇帝神主还位。”“请肃皇帝神主登御辇。”

  隆庆帝亲奉嘉靖帝神主牌位,由太庙左门而出,安奉御辇之上。

  随后御辇由思善门入宫,移嘉靖帝神主于梓宫座上。又请隆庆帝易哀服。

  这一套礼仪,虽是有现成的规矩,可一套套做来,极是繁琐。

  “请肃皇帝灵驾升舆……进发……”

  直到巳时中,随着礼部尚书高拱的一声吆喝,隆庆帝携诸子百官拜于梓宫前跪奏之后,沉重的灵驾才徐徐驶动起来。

  铁箍的车轮在“金砖”铺就的大道上轰轰的碾过,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向着午门外行去。

  而这一回率领宗亲及百官相送的,却是皇太子朱翊钧。隆庆帝并不随驾前往天寿山,而是在之前由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洪跪奏,请皇上还宫。有明一代,向来有这般规矩,想来也是告诫子孙,凡事以国事为重。

  皇太子朱翊钧手执神帛,在潞王朱翊镠,以及诸侯百官的簇拥下,随着灵驾而行。只是车驾却不直接向西,而是先向东经过太庙,奏请世宗肃皇帝朝祖之后,方才转由承天门和大明门中门而出,向德胜门而出。

  萧墨轩是内阁大臣,又兼着皇太子朱翊钧的讲师,更是有一层隐晦的皇舅的身份在里头。出宫之前,隆庆帝更是格外关照过,所以一路都是由萧墨轩陪着皇太子朱翊钧。

  太子年幼,尚未移居东宫。慈宁宫的总管太监冯保,也是随行一路伺候太子。

  皇上重新提拔冯保为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的事儿,虽然暂且搁了下来,可宫里宫外已是无人不知,所以无论是诸侯百官还是内侍的面皮上也都格外谨慎。

  这几年来,萧墨轩和冯保虽是明面上见得少了许多,可萧墨轩若得闲暇,会在文华殿为太子朱翊钧授书,冯保也会在文华殿伺候太子爷,所以萧墨轩见着冯保的机会也不少。

  况且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萧墨轩虽是不说,可冯保心里头又如何会不明白自己这位兄弟在底下出的力。

  未出德胜门前,诸侯百官都是步行相送,甚至就连平时颇有些调皮的皇太子朱翊钧,也是完全收敛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