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1 丹砂_大明地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几个府。

  贵州的汞矿开采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唐代,铜仁府的万山汞矿已经十分知名,其产出的所谓“光明丹砂”一直都是皇家贡品。到了明代,思州、铜仁两府的万山、铜仁、丹寨、三都等汞矿都得到了大规模的开采,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收入,也让远在500里外的播州杨氏垂涎欲滴。

  作为一名后世的地质学家,苏昊对于这一带的汞矿资源分布可谓了如指掌。他知道,就在播州与思南州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当时名叫婺川的地方,埋藏着一个后世才勘探出来的特大型汞矿,其储量甚至超过了当时最著名的万山汞矿。他相信,只要自己把这个情况透露给杨朝栋,不怕他不会动心的。

  “万山的丹砂矿算得了什么,学生但凡出手,找到的矿最少也是两倍于万山矿。”苏昊用傲慢的语气说道。

  “果真?苏天师可否教我,此矿位于何处?”杨朝栋急切地问道,见苏昊不吭声,他又连忙补充道:“杨某承诺采矿所得与苏天师三七开,绝不食言。如有违背,天诛地灭!”

  杨朝栋也是知道自己信用不佳,无法说动苏昊,情急之下,只好赌咒发誓了。古人对于赌咒这种事情倒是看得很严肃的,轻易不敢违背誓言。在杨朝栋心里,觉得如果苏昊真的能够给他找到一个两倍于铜仁万山矿的大型丹砂矿,他就算分出三成的收益给苏昊,又算得了什么呢?

  苏昊摇摇头,说道:“杨参将误会了,学生不敢怀疑杨参将的信用,只是学生当下也不确定这个丹砂矿位于何处。学生的判断是来自于天象,有丹砂之气映于播州星野。但具备落到播州的何处,却还需望地气才得知晓。学生遣百十徒弟在播州勘舆,也是为了确定这个丹砂矿的所在,无奈……”

  说到这,苏昊拖了个长腔,把后面的话留给杨朝栋自己揣摸去了。

  杨朝栋哪里会听不出苏昊的意思,那意思分明就是说如果要想找到这个丹砂矿,就要允许他的人继续在播州进行勘舆,不得干涉。否则的话,这个丹砂矿就没有着落了。

  “此事关系重大,苏天师容杨某想想。”杨朝栋皱着眉头说道。

  “呵呵,学生适才所言,杨参将尽可当成学生的胡言乱语,无须挂怀。学生已经确定播州无金,待王先生把学生的徒弟带来,学生即刻就离开播州,绝不敢再给杨参将添乱。”苏昊向杨朝栋抱抱拳,呵呵笑着说道。

  “苏天师倒也不必急着走,买卖成与不成,大家还是可以做朋友的嘛。关于丹砂矿一事,杨某只是不敢擅作主张,这样大的事情,还须请我父王定夺,苏天师且耐心等上几天,如何?”杨朝栋听出苏昊是以退为进,便连忙给苏昊递了一个梯子。

  “也罢,那学生就在此叨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