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一章:南军夜不收?_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迎面过来的时候,才可以达到最大的命中机率。

  不过,李长胜还是决定麾下精骑在三十步时,就打射短手铳,这样虽然在精度上略差了一些,命中率不会太高,也不一定会打中多少鞑骑,但却是胜在安全。

  而鞑子的标枪、铁骨朵等投掷兵器,一般也是在二十步左右,甚至是十几步的时候才会投掷,再远就失去其威力了。

  三十步这个距离刚刚好,这个距离就相当于后世的四十五米,鞑子一是难以投到,二则是在高速运动的马匹上,同样准头极差,即使强行投掷出来,也威力不大,易于格挡。

  李长胜选择了宁可离得远远的放铳,精度差就差些,至少可以保证麾下兄弟们的安全。

  而且在这个距离上,己方武器就算精度再差,但至少也能发挥出四成以上的命中,只要铳弹射中鞑子,就几乎足以让他们致命。

  这不比弓箭、标枪等冷武器,有动力耗尽,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等种种问题。

  而火药武器,动力既强且足,有效射击距离之外,仍然会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便有若后世的步枪,很少离得几百米开枪,但也并不等于被几百米外的步枪弹击中,就可以安然无恙。

  宣府军的短手铳,便是三十步外射击精度有所减小,但也不等于没了威力,若是不小心被喷射出来的弹丸击中,便如大铁锤重重打在身上,不死也是重伤。

  李长胜虽然考虑如此之多,却也是在一瞬间就作出了这个决断,并未耽误战机。

  …………

  那些满洲正黄旗的鞑子兵们,此时也策马疾冲了上来。

  他们作战,也是按清军平日的战法来进行,三十人披轻甲,操弓矢,从两翼包抄袭扰,意图破坏明军骑阵的严整。

  再二十余人披重甲,持戈矛刀斧等长兵,押阵冲击的架式,只不过此时弓矢都被换成了飞斧、铁骨朵等武器罢了。

  就见那些马甲大声乱吼着就要包抄上来,那些巴牙喇营及噶布什贤营的精骑,策马随在马甲鞑子的后面。

  他们个个手中现出一柄柄飞斧、标枪等投掷兵器,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迎面冲来的大明宣府哨骑。

  不过,他们终究还是差了一步,失去先机,明骑一分为三后,战线扩展,优势在明骑手中,鞑子想要包抄宣府哨骑,己经来不及了。

  铁蹄轰隆声震天动地,烟尘更是滚滚向前。

  李长胜带着二十九骑策马前冲,他们多数都持铳在手,刻意控制着马速,以使两翼有时间兜截上去。

  一个精壮的夜不收奋力催马,竟越过了李长胜一个马头还多,此人正是他的护兵赵兴光。

  他是在独石堡参加宣北军的,就因为生在边地马户之家,自小便习练枪术,也会骑射,便被选入护卫亲军部,一直追随在李长胜麾下。

  他生得就身宽体胖,四四方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