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马超兴兵(43)_马谡别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非凡,但他却不能自己说出其中奥妙,难免心痒难耐。

  曹洪能够得到曹操的宠爱,与他的善解心意不无关系,这次请教,搔到了曹操的痒处,让他心情舒畅,开口回答道:

  “西凉军占据潼关,如果我一来就取道河东,则西凉联军必分兵以分守诸渡口,则河西不可渡矣!所以,我故意将重兵陈于潼关之下,使韩遂、马腾全部领军前来潼关决战,而河西不准备,故徐晃、朱灵得渡也。徐晃、朱灵在河西收集粮草,坚壁清野,让西凉军无法补充粮草,我然后引兵北渡,连车树栅为甬道,筑冰城,与西凉军相持,消耗他们的粮草,并示之以弱,以骄其心,使不准备。然后我巧用反间之计,畜士卒之力,一击破之,穷追不舍,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夏侯渊又向曹操请教道:

  “丞相每闻贼加兵添众,则反有喜色,这是什么缘故?”

  曹操回答道:

  “关中边远,若群贼各依险阻,征之非一二年不可平复;今皆来聚一处,其众虽多,人心不一,易于离间,一举可灭:加上人多粮草消耗更大,群贼不耐久战,吾故喜也。”

  众将都心悦诚服,赞叹道:

  “丞相神谋,众不及也!”

  曹操笑着说:

  “此非我一人之功,全赖众文武之力。”遂重赏诸军。

  次日,曹操与众将商议进军之策,忽然夏侯惇派人前来求援。

  原来,乘曹操和马超在潼关对峙之际,庞柔、马谡用奇兵袭了武关、宛城、新野,夏侯惇在襄阳孤城难守,只得弃城而走,好在顺势收复了宛城、新野,有了落脚之地,但武关仍然被马谡占据,屡攻不下,故向曹操求援!

  曹操一听,怕许昌有失,也就息了继续攻打马超的心思,留夏侯渊屯兵长安,所得降兵,分拨各部。

  张既在韩遂的攻击下力保潼关不失,得到夏侯渊的看重,保举他为京兆尹,一起镇守长安。

  凉州参军杨阜,听说曹操要班师回朝,径来求见曹操。

  曹操问之,杨阜回答道:

  “马超有吕布之勇,深得羌人之心。今丞相若不乘势剿绝,他日养成气力,陇上诸郡,非复国家之有也。望丞相先不要回兵。”

  曹操让杨阜进来,本就有心把凉州交给他镇守,就对杨阜说道:

  “我本要留兵征之,奈中原多事,南方未定,荆州又出现变故,实不可久留。韩遂、马超已经翻脸成仇,如果我迫的太急,他们又可能联手抵抗,分开则难以为患,我回军以后,请你为我镇守凉州。”

  杨阜承诺,又保荐韦康为凉州刺史,同领兵屯冀城,以防马超。

  曹操班师回都,献帝排銮驾出郭迎接。诏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汉相萧何故事。

  ……

  ……

  派人给马谡送信以后,刘备和诸葛亮还是不太放心,派黄忠和魏延,各领一千人马,屯兵于襄阳边境,做出进攻襄阳的架势,其实是在试探襄阳的虚实,刘备其实还是非常想要攻下襄阳。

  黄忠与魏延虚张声势,以为疑兵,关上曹军,日夜提防,不堪其扰!

  黄忠与魏延,自从归顺刘备以后,寸功未立,一直在山中练兵,这次被派到襄阳前线,立功心切,尽心尽力。

  这一日,黄忠和魏延正在营中商量进攻襄阳的方略,忽斥候飞马来报:

  “前面镇守石桥关的曹军,一夜之间全部退走!”

  黄忠和魏延非常惊奇,连忙领军前往关前查看,只见关门大开,关上已经没有一兵一卒。

  魏延一见大喜,就要纵兵抢关,却被黄忠拦住。

  黄忠年老持重,害怕是曹军之计,飞马报与刘备,请刘备定夺。

  刘备也不知就里,让黄忠与魏延多派探子打探消息。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