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18章战后大裁军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扶桑国的一半水平。

  此消彼长,令扶桑国更有底气殖民北美。

  但是米国也并非什么都没做,威廉-塔夫脱总统正在欧洲访问,从德国引入了大量退役失业官兵,签订了十几项先进武器授权制造合同,得到了英法等国军事训练和技术支持,加强与英法意等国的政府间合作和交流,重新开启了移民通道……

  英国人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扶桑国,任何在北美的进一步军事行动,将会极大的损害《英日同盟》基础,对日方施加了强大压力。

  法德意荷比等欧洲国家,表达了类似的诉求,共同对扶桑国政府施加压力,令其不得在北美轻启战端。

  来自欧洲的压力平衡了大洋帝国的力量,日方虽然对此表达强烈不满,但就坡下驴,全面停止了在北美的军事行动。

  李福寿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大洋帝国对米国的施压行动主要两方面;一方面催促偿还欠款,一方面要求米国履行承诺,将常备陆军人数压制在10万人以下。

  战争期间,米国佬扩张民兵人数打擦边球,军队总员额一度达到170余万,大洋帝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战争结束了,那么必须恢复“羊毛战争”后,《广州合约》所规定的军备限制条约,不允许超出。

  面对大洋帝国的强势压迫,米国自知实力不济,不得不忍辱含恨开始大规模削减现役兵力,转为各州常备国民警卫队性质民兵。

  而日方对大洋帝国的举措感激涕零,这极大的减轻了北美派遣军的压力。

  日方也同步做出削减军备的实际动作,拟将北美派遣军高达77万余人的员额,削减到30万人以下。

  维持大规模军队所需付出的高昂代价,早已经让扶桑国政府财政喘不过气来,几度濒临破产边缘,若非在五大湖地区回了一波血,当真把脊梁都压折了。

  与此同时

  日方启动大规模的“民间北美开拓团”运动,加强移民船队建设,大规模的开始向北美移民,进一步巩固占领区。

  战后的世界格局出现诸多新变化,在李福寿谨慎的政策引导下,帝国开始实现战略收缩,首先就是大规模军队裁员。

  帝国皇家陆军员额已高达230余万人,首先裁剪的就是本土驻军,总量将从111万减少一半,计划保持不高于56万员额。

  海外远征军和驻军总计约120余万,将从19年第2季度开始裁减,该复原的复原,该退役的退役,该封赏的封赏,愿意落户欧洲或大西洋诸群岛的帝国官兵,会得到优先安排。

  克里米亚共和国的第2集团军总员额约38万余人,战争中共计死伤78651人,其中阵亡22776人,伤万余人。

  战争中立功受奖官兵,共计万余人,超过7成安置在以克里米亚岛为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