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实地考察_蓝天需要点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零售食品业的勒天,也有化工,地产,海运等业务。

  所谓的大集团业务多,涉猎范围广,那只是为了不被针对,让外人看的。

  就像LG,手机通讯业务已经亏到姥姥家了,也没见他停止运行。

  他们傻吗?他们不傻,因为某些主要经营手机通讯业的集团,为了不违反反垄断法,为了不被揪小辫子,哪怕年年补贴,也要上对手继续经营下去。用以来造成多家竞争,避免一家独大而被针对,为此还要让出部分市场份额,让人看来,这手机还是有市场的,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公司股票还是值得买的。

  今天早上听到有新股东要来视察,韩俊哲内心是激动的。

  因为他就那个无依无靠,最想抱大腿的人。

  几番周折打听到池秋白的持股比例高达百分之之后,他就更激动了,这完全是不小的实力了,妥妥的大腿。

  但是等见到池秋白,韩俊哲更相信他是个代表,认谁也不会相信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掌握着价值400多亿韩币的股权。

  他要是知道池秋白手里还有勒天食品的300多亿股份,心里估计会更震惊。

  “就目前来看,公司业务属于停滞状态。因为集团已经超过4个月没给订单了,至于公司业务,大部分人都围绕着贸易部门转的。至于之前那几个月还是我硬生生的从大雨造船拉来的业务,但是为此也付出了很多,没有多少利润,起码让造船部门还能继续维持下去。”

  “看,目前也只有这些帮渔船保养,私人游艇改装这样的小单子了,起码能让大家有工开,哪怕它是轮流的。”

  说着韩俊哲踢了踢渔船那有些生锈上面还挂着藤壶的船锚。

  公司造船部门发展成这样,高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韩俊哲了拉业务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的干了2年,结果还是收效甚微。

  2年前什么样,2年后还是什么样,这个仿佛被遗忘的部门,偶尔冒出一个订单,维持着基本的运转。

  据韩俊哲了解这种半死不活的发展状态已经维持了超过5年,这种明显亏损的部门,生生拖了那么久的后腿,竟然还没被取缔,任凭韩俊哲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什么,但是身为一方中层管理者,也多少有些猜测。

  “那海运部门呢,业务多吗?”

  厂房算不上破旧,机器设备池秋白也看不懂,不过也堆的满满当当,想来这也算资产里了。

  既然造船这边就这样,那就是运输那块的事儿了,不然怎么会那么吸引人呢,跌了10天,5天不到就涨回原价,而且还在上涨。

  要么就是这个公司却是是这价,要么就是自己评估错误,这是个庞氏骗局。

  如果是典型的金字塔骗局,那自己可要做好准备跑路,不然哪怕是巴菲特亲至,跑的慢,也会赔的啥也不是。

  “海运部门业务还可以,国际的话,漂亮国的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枫叶国温哥华都有业务。”

  “东海岸呢?”

  “东海岸没有,这几年巴拿马运河的维护成本提高了,相应的过路费也上涨的太多,就没有开展东海岸的业务。不过之前有会议说正在和智利、阿根廷谈判,要是这两个国家开通业务的话,就可以走南美航线,走智利的麦哲伦海峡经巴西到东海岸。”

  “东亚的业务怎么样?”

  池秋白继续问道,几人又回到了接待室,船厂那机油味十足,有些刺鼻。

  “主要就是靠东亚业务了,霓虹、华国为主,泰、印、马为辅。”

  “霓虹那边主要是一些半导体,电子产品进口,虽然订单大,但是东西小,占不了多大地方。”

  “东南亚主要是进口他们的农副产品。”

  “看来主要是华国占大头了。”

  池秋白看了一眼金尚培,这个随行秘书很上道,认真的在记录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这是池秋白来之前就说好的。

  “是的,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对华国的进口依赖是越来越高了,订单是逐年增加。”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