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给大明建个池子(求月票支持)_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睿放下手中的筷子,开始诉起了苦!

  朱瞻基听秦睿叫英国公为老不修,先是眉头一皱,然后又说到,“据我所知,现在市面白银与宝钞兑换比例是三十比一,五千两,十五万贯,你怎么会吃亏呢?”

  “眼下是不吃亏,我看了一下这几年,大明宝钞的兑换比例,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宝钞一直在贬值啊,而且贬值速度越来越快!”秦睿压着火气,跟朱瞻基说。没办法,跟一个不知道钱为何物的人谈金融,无异于问道于盲,对牛弹琴。

  秦睿说的事,朱瞻基自然知道,但他没有解决方案啊,而且朝廷也没有人提!也不是说没人提,户部尚书夏原吉就屡次上书朱棣,请求朝廷不要滥发宝钞!

  但是囿于朱棣今天打仗、明天修《永乐大典》、后天又要建行在、出海宣威,这哪儿哪儿都需要钱啊。朝廷没钱怎么办?没钱在朱棣眼里这都不是事啊,没钱就印呗!于是乎,哗哗的大明宝钞流向了民间。

  问题就是朝廷用宝钞按照市价,买来了物资,但是民间资本接纳了这些纸币后,没有地方花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市场上有价值一万贯宝钞的100万斤粮食,朝廷用价值八千贯宝钞买走了80万斤,市面上有八千贯宝钞和20万斤粮食,为了拿到这20万斤粮食,自然有人就愿意出高价钱,通货膨胀就出现了。

  秦睿给朱瞻基普及了一下,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朱瞻基表示不理解,“那些人是傻子吗?为什么要高价买粮食?”

  “殿下,你可以选择不买,但如果粮食被被人买去之后,想卖多少就操之人手了!到时候你没有吃得,拿着一堆宝钞能当饭吃吗?当然了,我这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秦睿翻了翻白眼,继续说道,“如果市面上有足够多商品,比如说朝廷用购买的粮食,做了一批馒头,那么宝钞的币值就可以稳定了!”

  朱瞻基尝试着去理解秦睿的意思,但是失败了!他根本无法理解,朝廷为什么要做一批馒头呢?

  秦睿想找块豆腐撞死,本来以为自己说完,朱瞻基会说一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结果却是听君一席话,浪费十分钟啊!

  一顿饭吃得不欢而散,临了,秦睿跟朱瞻基说,请他找两个懂财政的人来跟他聊!于是,就有了第二天户部尚书夏原吉奉太孙之命,到旅店拜访秦睿的事情。

  夏原吉是洪武二十三年的举人,凭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没经过会试和殿试,就直接当官了!夏原吉以诚笃干济被朱元璋所看重,建文帝称帝时,他已经是户部右侍郎,短短七年间,成了正三品。到了朱老四上台后,有人说建文帝重用夏原吉,他就是建文帝的铁杆,但朱老四很大气,升他当了户部左侍郎,继而为户部尚书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