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章 南征之议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转眼到了七月,在河桥的献俘大礼已经结束。其间群夷跪列,百官贺表,黎庶悬灯,各种庆典景象,自不必多。子刘燮自然也是志得意满,曾当众自夸道:“此战可比燕然之役。”又拉着周不疑对众人笑道:“这是我之卫青啊!”于是授周不疑前将军之职,封千户,总领上林军。

  此举颇令朝中臣子不满,毕竟此时的周不疑年仅二十七岁,就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五府都督之一,权势已直追同龄的陈冲。而陈冲毕竟是开国元勋,功劳赫赫,而周不疑是何等人?不过是零陵来的一个侨户罢了。如今子却随意任用,如何叫人心服?毕竟在众人看来,这次大胜并不可夸耀,所谓能征善战,也不过是个幌子,朝中最不缺的就是百战老臣。所以大捷之后,朝中的非议不减反增。

  刘燮却无暇顾及于此了,待庆典举办完毕,他兴奋不已,甚至有几分得意忘形。在七月初七的这一,他在宫中召开朝议,公开讨论南征孙权一事。在他看来,这本是台阁议好的大政方针,携此大胜提出,朝廷内外,定然是唯他是瞻了。

  他当众如此道:“如今已北疆肃静,群夷宾服,辽贼必无力入寇,而孙权据徐为贼,窥伺中原,又屡掠吾民,正是取死之道。我打算亲征此僚。”他在此处稍顿,也不看百官脸色,理所应当地叙道:“时间我早已想好了,就定在来年的八月,那时正好是枯水时节,大舟不便在淮水中行走,我派骑军与吴人征战,必定能够成功。”

  完,尚书郎刘放也随即附和道:“先帝应顺时,恭行罚,陛下继承大统,泽披万方。啸咤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断流,计国家可用之兵,近乎百万,百战精卒,填塞四海。东南区区一隅,何能相抗?若陛下亲征,吴寇自当衔璧白衣,牵马军门。若其执迷不悟,必远逃江海,陛下择一猛将追之,即可赐死南巢。中州衣冠,还之桑梓。陛下然后可回驾,泰山,告成封禅,起白云于中坛,受万岁于太岳,而后终古一时,复光武美名。”

  刘燮闻之大悦,笑道:“这正是我之志向啊!”

  谁想这个时候,河南尹羊耽起身进言:“臣以为吴未可伐。古以纣之无道,下离心,八百诸侯不期而至,周武王犹言彼有人焉,回师止旌。三认诛放,方才奋戈牧野。今吴虽为叛贼,实则割据江东三世,民殷而国富。孙权乃群臣所公推,至今虽无大胜,亦无大败,上下同心,君臣和睦,自是可知。周瑜、鲁肃、张昭,皆江表伟才,可谓吴有人焉。臣闻师克在和,今吴和矣,未可轻图啊!”

  羊耽这一席话完,大殿一片寂静。群臣暗自抬首打量子神色,只见其面容高密,双唇紧抿,看不出深浅,但和方才的笑颜比起来,显然已在积蓄怒火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