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5章 崔氏(一)_度韶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发走碍眼的两位钦差,南阳王府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姜韶华亲笔写了奏折后,又写了几封信去京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

  和王丞相角力扳手腕,当然从来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急躁不得。

  奏折公文一来一回,在路上就得大半个月,再算上朝臣们讨论商榷,太皇太后党和丞相党角力等等,耗费的时间就更久了。

  且耐心等着便是。

  宋渊也写了信,让人送去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的反应比朝廷快多了,小半个月后就有了回音。

  “启禀郡主,博陵崔氏派人送了信来。”宋渊笑着禀报:“送信来的,是崔氏家主的长子,还有崔渡那一房的长辈。”

  崔氏长子,也就是未来的崔家家主。崔渡“出身”旁支,这一房的长辈也来了。可见博陵崔氏对崔渡的重视——也由不得崔家不重视。

  南阳郡新粮在北方迅速推广。博陵郡位于定州,是北方最有名望的世家之一,对玉米红薯这两种抗旱产量极高的新粮自然不陌生。事实上,博陵崔氏的家主颇有决断,是最早从汤氏粮铺买来新粮粮种的一批人。经过去年一年的耕种大丰收之后,对新粮推崇备至。

  他们也曾私下打听过,这新粮到底是谁种出来的。可惜汤氏粮铺的人口风一个比一个紧,根本打探不出消息。

  怎么也没想到,打听来打听去,种出新粮的姓崔,就是博陵崔氏的子弟!

  没错,崔渡就是崔家的儿郎!当年出生的时候,就有吉兆,名字还是家主亲自起的。

  至于后来为何会流落在外到了南阳郡,其中确实有些曲折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崔氏最出色的子弟,如今是南阳郡的能臣,是大梁栋梁之才。

  朝廷定然要重重嘉奖。这份荣耀,不仅属于南阳郡属于崔渡,也属于博陵崔氏。

  姜韶华看完崔氏家主来信,笑了一笑:“这老狐狸,反应倒是快得很。嗅着好处就来了。”

  一个家族的兴旺,从来不是一两个人的事,而是家族齐心合力,要一辈又一辈的人努力。归根究底,还是要有人。这里的人,是有能耐有出息有本事的子孙儿郎。

  姜韶华之前给崔渡安排崔氏子弟的身份,对崔家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将崔渡记进族谱里,是给南阳郡主颜面。之后并未走动。

  现在就不同了。崔渡这般年少有为,将来或许还有更大的造化,博陵崔氏必须要重视且示好。

  宋渊也出身大族,自然清楚大族行事做派,闻言笑道:“这对崔渡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崔家派了人来,将崔渡的身份摆到明处。以后崔渡有什么事,崔家就要出头出力。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吩咐道:“将崔家人请进来,本郡主见上一见。”

  ……

  片刻后,崔氏一行人进了正堂。

  这一行共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