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动作捕捉技术与安迪_娱乐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研制出了的最新技术。

  仅仅是对这门技术未来发展需求的方向认知,就会让这位创造虚拟角色的始作俑者另眼相待。

  但是刘青山也深深知道,这门技术他不能绕开安迪,因为只有他最擅长擅长挖掘角色的内心,就像咕噜姆这样精神分裂的角色,没有非凡的演技还真是驾驭不了。

  而安迪·瑟金斯却能从肢体语言到面部表情再到口音,都活生生地呈现出咕噜应有的样子,这便是安迪的伟大之处,刘青山只有选择与他合作,才能在这个技术进步地飞快的行业中占得先机。

  绕开他也不是不可以,但这需要刘青山另行寻找对此类角色心理揣摩得浃髓沦肌之人,显然已经为时已晚。

  这个人是最早使用表情捕捉技术的角色之一,并且由目前世界上最伟大的动作捕捉演员,在这个领域的唯一性是不可替代的。

  什么是动作捕捉技术?

  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演员在现场表演的时候,穿着动作捕捉服,脸上点上动作捕捉点,以便拍摄时由摄影机捕捉所有捕捉点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比如脸上的点比较细密,所以用小摄影机单独纪录。

  随后在后期制作中,这些捕捉点的空间位置会被导入CG的空间坐标,并输出一个与演员动作相同的骨架。

  最后,CG部门会把制作完毕的CG模型套入这个骨架,再重新合成在拍摄画面中,替换掉演员的影像,就完成了一个动作捕捉角色的制作。

  打个更粗显的比方:动作(表情)捕捉技术大概就像是铸造东西;首先,你得造一个完美的样本出来,然后利用样本做出模具,最后再把金属灌倒模具里,以铸造出产品。

  但没有好的样本,哪来的好产品呢?

  魔戒三部曲,正是动作捕捉技术和表情捕捉技术的鼻祖级电影。

  制作咕噜姆的技术后来成为了一个体系,正是这个体系后来出现在一代代经典电影中,例如《金刚》、《加勒比海盗》、《猩球崛起》等等,而这个体系最重要的要点就是把演员的表演赋予虚拟角色。

  因此,演员对于动作捕捉角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若没有一个好演员,那么这个虚拟角色可能也不会成功,他就是那个好产品。

  其实有心人就能从魔戒三部曲的咕噜姆身上,了解到动作、表演捕捉技术的进步,也就是魔戒第一部里咕噜姆的长相和后两部里是有一些区别的。

  可以依稀看出,在第一部里咕噜姆的眼睛更圆,然后相对小一些,眉心的形状也不同,眉骨更平。

  原因是,导演在进入第二部的后期和补拍阶段才发现,安迪在表演时候赋予咕噜姆的表情能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因此决定让咕噜姆的长相更像安迪。

  注意,这是表情捕捉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安迪在进入魔戒剧组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